【教学设计】湖南省2014年新宁会议-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湖南师大附中李莉)

章节:优质课件教案论文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湖南师大附中  李莉

一.设计思路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以溶解与沉淀这两个互逆的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从“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等不同角度反复的论证物质溶解的绝对性和物质溶解限度大小的相对性,并且在论证物质的“溶”与“不溶”之间更使水溶液中各种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最终得出结论: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沉淀反应的生成、溶解、转化为主线,结合平衡移动的分析(即Qc与Ksp),让学生能根据所需使平衡朝相应的方向移动。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验探究,应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思路见下表

知识主线 教学目标达成主线

【引入】

Mg(OH)2 (s)   Mg2+ (aq) + 2OH- (aq)

Qc=c(Mg2+)×c2(OH-)=Ksp  平衡状态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Qc>Ksp)

2.沉淀的溶解(Qc<Ksp)

3.沉淀的转化

学生实验:AgCl转化为AgI,AgI转化为Ag2S;Mg(OH)2转化为Fe(OH)3;

探究实验:BaSO4能否转化为BaCO3?

用溶度积计算分析上述转化为何能实现。

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为下面Qc与Ksp的关系分析做准备。

理解沉淀反应的应用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的过程。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沉淀反应的应用就是根据所需使平衡朝相应的方向移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培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沉淀转化

四.教学难点:沉淀的转化(难溶向更难溶转化和难溶向较难溶转化)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难溶电解质虽然难溶,但仍有极少量溶解于水,能形成溶解平衡。如Mg(OH)2 (s)   Mg2+ (aq) + 2OH- (aq),该体系达平衡后,浓度商(Qc)即c(Mg2+)×c2(OH-)为定值即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

【副板书】Qc=c(Mg2+)×c2(OH-)=Ksp  平衡状态

我们学习溶解平衡是为了将理论应用于生活、生产。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应用溶解平衡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设问】若我向Mg(OH)2 (s)   Mg2+ (aq) + 2OH- (aq)体系中加入NaOH,会对平衡有什么影响?

【学生】增大c(OH-),逆反应方向进行,生成沉淀

【设问】加入NaOH的一瞬间,浓度商与溶度积是什么关系?

【板书】Qc>Ksp

【设问】这就是溶解平衡的第一个应用。(板书:沉淀的生成)

【设问】沉淀的生成在生产中有何应用?(学生回答:生成沉淀,除杂。)

【设问】你们知道哪些除杂?(学生独答)

【设问】如果要除溶液中的SO42-,你们选择加钙盐还是钡盐?

【学生】BaSO4溶解度更小。

【设问】既然钡盐除杂效果更好,是否可以将SO42-完全沉淀除去?

【学生】BaSO4仍有极少量溶解,所以一般认为离子浓度<10-5就沉淀完全)

【副板书】Ksp=c(SO42-)×c(Ba2+))

【设问】综合刚才的分析,你认为可从哪些方面来判断沉淀是否能生成呢?

【学生】生成溶解度小的物质;Qc>Ksp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