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原电池》说课(湖南省邵阳市武冈二张华)

章节:优质课件教案论文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您们好!我是武冈二中化学教师——张华,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原电池》选自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我准备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选修教学的重要目标便是深化认识和优化思维品质,这一目标的完成应基于学生在必修中建立的已有认识。要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并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形成相应的程序和方法。必修2中以铜锌单液电池模型为载体初步介绍原电池原理和构成条件,并简单介绍实用电池。选修4以双液电池模型为载体深化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第二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实用电池,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从单液电池模型上升到双液电池模型,需要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进行一次较大的跨越。如何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成跨越是在本节教学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深入认识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双液原电池。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并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培养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难点:①盐桥的引入及作用

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双液原电池。

二、【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已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的分析】

1、教法:本课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再结合问题探讨法、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便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学法:在观察——讨论——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完成单液电池模型上升到双液电池模型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

四、【教学程序】

包括六个环节:【新课引入和再现旧知】 【实验探究1】 【实验探究2】 【实验探究3】 【课堂小结】 【巩固提升 】

    三个实验探究活动为核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做出猜想、实验验证猜想,从而建构模型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跨越。

情景导入:展示有关电池的图片,激发学生回忆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再现旧知:

Ⅰ、请学生判断哪些装置属于原电池?进而复习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②③④,在此特别强调内、外电路及其构成的闭合回路,为构建双液电池模型做准备。

    Ⅱ、请学生分析(5)装置工作原理,从而复习原电池的正负极规律、外电路(导线)电子流向、内电路(电解质溶液)离子移向 ,为双液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探究做准备。

    Ⅲ、请学生根据工作原理预测实验现象。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电流表指针偏转;锌片逐渐溶解; 铜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进而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他们很想进入

【实验探究1】组装(5)装置并观察现象 

他们惊讶地发现:电流不稳定 ;铜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锌片表面竟有黑色物质析出 ,断开导线继续有黑色物质析出,经引导学生理论分析得出红色、黑色物质均为铜,在此我只做简单解释是由于金属粉末吸收可见光的原因。同时以此为契机布置一个课外活动:实验验证黑色物质为铜。从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发现单液原电池的两个不足:①电流不稳 ②开路耗损。

思考:锌片所失电子是否全部形成电流?

结合实验现象学生不难发现不足③效率低。从而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 

创设问题:如何解决单液原电池“不足”呢?    

讨论交流

找到根源:锌片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在表面与Cu2+直接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提出设想: ①把锌片和硫酸铜溶液分开,不直接接触

           ②锌片插入非Cu2+的电解质溶液中(选NaCl溶液)   

          ③构成闭合回路(用浸有NaCl饱和溶液的滤纸条或布条将两电解质溶液接通)  

注:教师提示“外电路(导线)、内电路(电解质溶液)”,避免学生想到用导线将两溶液接通。

当然也有不少学生持否定观点:锌片与硫酸铜溶液没有直接接触,不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不能产生电流。

“事实究竟如何”,此时学生探索的欲望达到本堂课极点,心早已飞入

【实验探究2】:按上述设计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