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通过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4.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5.初步体验定量研究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难点: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质疑精神,培养创新精神;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赠送)
一、情景导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表示为:P+O2点燃(―――→)P2O5;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表示为:Fe+CuSO4―→Cu+FeSO4。这些物质在质上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些物质在量上是否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物质在反应前的质量跟生成物的质量间可能存在哪几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猜想】学生甲: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学生乙: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学生丙: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过渡】同学们提出了三种猜想,我们来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下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关系。
【活动与探究】
(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如何变化?(教师演示)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学生演示)
【注意事项】
(1)称量时天平应注意调平。
(2)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部分沙子。
(3)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玻璃棒烧红后往锥形瓶中塞时动作要快,塞子要塞紧,不能漏气。
(4)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个实验中,铁丝在放入锥形瓶之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教师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实现过程及现象。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并进行纠正。
【交流讨论】由学生陈述实验结果,不同意见进行补充。
【实验一】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看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
【不同意见】某小组的实验结果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略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可能是由于锥形瓶没有塞紧漏气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