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中药材的硫酸盐、钠盐:芒硝
药材名称:芒硝别名:朴消、朴硝、皮硝、玄明粉(元明粉)采收加工: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
-
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会放出大量的热?
当硫酸溶解于水时,包括两个过程,硫酸分子向水中扩散是物理过程,这个过程要吸收一定的热量;另一过程是化学过程,即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化合,生成水合氢离子,这个过程要放出一定的热量。整个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总的反应可表示为: 硫酸跟水能生成相当稳
-
化学反应或工业中用氮气和氩气作保护气有何不同?
氮气与氩气都是惰性气体!只是氮气没氩气惰,看看他们的性质吧:一、氮气: 1.物理性质:单质氮在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标准情况下的气体密度是1.25g·dm-3,氮气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
-
铵盐为什么都易溶于水?
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经历两个基本过程,一是吸收能量离子键的断裂,二是离子的水合放热过程。如果离子键较弱,则容易被破坏,一般也就易溶于水;或者离子的水合过程放热较大,也能帮助第一步的离子键的断裂,提高其溶解度。(绝大部分铵盐溶
-
关于硫酸和硒酸酸性强弱的比较
硒相关知识在信息题量经常会涉及,为此,能对硒有一些了解也会大有益处的。1、保健元素硒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各种食物中以动物内脏含硒最丰富,其次是鱼类,肉类和蔬菜。硒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阻遏和抑制作用。广告中“北大富硒康”
-
亚硝酸钠的性质、毒性和用途
亚硝酸钠(SODIUMnITRITE) 1、分子式:NaNO22、分子量:69.00 3、物理性质:白色或微黄色斜方晶体,有咸味,易溶于水和液氨中,微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吸湿性强,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有致癌性。 4、化学性质:NO2-中
-
白磷分子的结构及性质
白磷【白磷】 化学式为P4,白色腊状具大蒜气味的固体,放久变黄。极毒(成人误服50毫克/千克可致死)。密度1.82(20℃)克/厘米3 ,熔点44.1℃,沸点280℃,难溶于水,溶于苯、乙醇,易溶于CS2。在空气中可发绿色磷光。易自然,着火
-
SiH4(甲硅烷或四氢化硅)中硅的化合价为多少?
SiH4(甲硅烷或四氢化硅)中硅的化合价为-4价,这是基于氢的电负性高于硅,且化合物整体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的。化合价分析电负性差异:氢的电负性(2.2)高于硅(1.9),因此在SiH4
-
高中化学必修阶段如何正确判断吸、放热反应
正确判断吸、放热反应1、化学反应总体遵循“分吸合放”规律,即大多数分解反应吸热,大多数化合反应放热,且化学反应中吸热反应占少数,所以务必记住常见的吸热反应。2、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必须属于化学变化,物质
-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粗盐的提纯)
(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三个必须”和“四个原则” ①三个必须a.除杂试剂必须稍过量。b.过量试剂必须除尽。c.除杂途径选最佳,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必须合理。②四个原则(2)若除去粗盐中杂质(硫酸盐、
-
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的盐析现象实验
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的盐析现象实验观察有机物在无机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化及分层现象实验目的通过盐析作用观察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化及分层现象,理解无机盐对有机物溶解度的调控机制。实验原理1
-
《天工开物》中的“倭铅”是什么鬼?
《天工开物》有这样的记述: 凡倭铅,古书本无之,乃近世所立名色。其质用炉甘石熬炼而成。繁产山西、太行山一带,而荆衡为次之。每炉甘石十觔,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以渐砑干,勿使见火拆裂。然后逐层用煤炭
-
为什么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这主要基于它们的化学特性和生物功能。糖类,特别是单糖和双糖,能够迅速被生物体吸收并进入细胞内的代谢途径,通过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等过程产生ATP(腺苷三磷酸
-
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相互作用分析
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相互作用分析基于化学原理的综合解析与实验观察核心结论在常规实验条件下(常温、无强热),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不直接发生化学反应。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物理分离和副产物处理来辅助实
-
氢化植物油为什么没有得到普遍使用?
一、氢化油与反式脂肪液态植物油(如大豆油)在高温(>200℃)、高压及镍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反应,从而生成氢化植物油,但在氢化反应过程中部分氢化导致双键异构化,生成反式脂肪。反式脂肪对人体健康危害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