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和实验活动3。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课题2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课题3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实验活动3是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对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初中化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例如,课题3在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以后,引导学生在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无轨电车等。3.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金刚石薄膜、C60分子及管状碳和温室效应等内容。4.图文并茂。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能说明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装置的依据及操作方法。
3.关注环保及健康的有关知识。
4.学会总结、归纳基本知识的方法。
5.能用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用探究学习的方法研究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体验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7.由对温室效应及CO毒性等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健康安全的意识。通过低碳生活理念,学生能逐步形成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8.由对碳及其氧化物的不同用途的讨论,体会到物尽其用的道理。
重点:
1.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认识碳的单质。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2课时
课题2 碳的氧化物 2课时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课时
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课时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1课时 碳的单质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初步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
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
4.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物质的性质、结构、用途之间的关系。
重点: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难点:物质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