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优质课件+教学设计+任务单+练习题

章节: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日期: 类别:优质课 教材:人教版

123化学网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1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2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3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4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5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6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7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8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9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10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11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12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13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14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15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16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17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18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19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20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21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22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23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24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25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26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27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28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29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30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31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32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33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34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35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36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37

20201102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2PPT-38

教学目标:

1. 以过氧化氢为例感受化学从分子、原子水平研究物质组成、构成、变化。过程中感受模型的方法在解释宏观事实,表征对微观的认识时是非常好用的方法。

2. 感受对于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研究要基于宏观事实进行推理。

3. 通过对分子模型进行分析,知道混合物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情况以及各物质间的定量信息。

教学重点:从宏观、微观两个视角描述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对分子模型进行分析,知道混合物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情况以及各物质间的定量信息。


前两章的学习中,知道研究物质可以从组成、性质、制备、用途等角度进行。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认识到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并借助模型,描述微观粒子在物质组成与变化中的特征、或用模型去解释宏观现象。

 

   

【活动1】 研究双氧水的组成

【小结】通过画双氧水的组成,帮助同学们再次巩固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视角,知道模型的方法在解释宏观事实,表征对微观的认识的时候时非常好用的方法。并再次感受到了宏观微观的对映关系。

   

【活动2】 研究过氧化氢的化学变化

从微观视角画过氧化氢分解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到了:

第一:首先看物质的组成。宏观视角看组成物质种类:混合物中有多种纯净物,同时要关注各纯净物间的数量关系,同样微观视角对映要看混合物所具有的分子种类以及各微观粒子所占的比例,宏观与微观具有对应关系。

第二,看构成物质的微粒,通过宏观事实分析,微观粒子质量、体积很小,它们都在不断地运动,彼此间有间隔。分子种类相同,性质相同。

第三,第三,关注物质的变化,基于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种类改变,分子种类改变,但元素种类,原子种类不变。分子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第四,知道模型是解释宏观事实、表征微观认识的重要方法。

   

【活动3】 画出“空气”的主要成分

【活动4】 画出变化后的“空气”成分

【小结】通过本节课复习,同学们再次感受到对于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研究要基于宏观事实进行推理,用分子模型能直观清晰的表达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模型可以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能表征微观变化本质。同时,模型还能表示物质的组成情况。如果只有一种分子模型就代表纯净物,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模型就代表混合物,通过对分子模型进行分析,可知道混合物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情况以及各物质间的定量信息。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