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氯化钠、氯化镁、氯化氢形成过程的认识,解释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同的原因,了解化合价的本质,培养从微观视角来解释宏观事物的思想和方法。
2. 通过分析典型物质的化合价,了解化合价的表示方法,认识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3. 通过典型试题练习,学会应用化合价解决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化合价的应用。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构建。
【引入】观察氯化钠、氯化镁、氯化氢中的原子个数比。
【活动1】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NaCl中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活动2】分析MgCl2的形成过程。
【活动3】分析HCl的形成过程。
【小结】不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它达到稳定结构时得失电子(电子对偏移)的数目也就不同,所以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