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件】课时15_第三单元_课题1 第二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章节: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九年级化学-课序 16-§3-1-2 分子和原子 广州市东晓中学 刘艳艳 课题 1 第二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教学目标】 一、能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二、知道分子的概念,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了解几种分子模型。 三、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知道原子的概 念;能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环节一: 二、分子可以分为 原子 (一)从微观(分 子)角度解释物理 变 化和 化学 变化 的区别 【知识回顾】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物质是由 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比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 成的,金属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我们还学习了分子、 原子的三个基本性质:第一、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 都很小;第二,分子、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第三,分 子、原子之间有间隔。我们还运用这些基本性质解释了 生活以及实验中的一些现象。例如,能闻到花香是因为 具有香味的分子在空气中不断运动,像这种学习方法我 们叫做“对宏观现象,进行微观分析”,这也是我们这 节课要用到的重要学习方法。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首 相我们从微观(分子)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