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教案】课时18_第三单元_课题2 第三课时《离子的形成》

章节: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结构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九年级化学-课序 19-§3-2-3 离子的形成 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 吴晓 课题 2 第三课时 离子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能描述原子转化为离子的过程。 二、能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得失电子的信息书写相应的离子符号。 三、知道离子符号的含义。 四、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过程】 环节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环节一: (一)金属钠与氯气的 反应 【复习回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不同种类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 的情况也不同。 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有 8 个电子,氦为 2 个电 子,这样的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在 化学反应中不容易得失电子;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一般少于 4 个,这样的结构不稳定,在化学反应 中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多 于 4 个,这样的结构也不稳定,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电子。 【归纳】不同种类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趋向于达 到相对稳定结构。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离子的形成”, 离子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金属 钠与氯气的反应。 【实验】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 【操作】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将盛有 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 (展示实验装置图[1],播放实验视频[2]。) 【讲授】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描 述吗?通过实验视频我们观察到——金属钠在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