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步测试】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1节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 作业

    阅读(5) 类型:() 适用教材:()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活化能一、选择题1.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2O(g)CO(g)+H2(g)。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 )A.增加C的量B.减少CO的量C.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以增大体积解析: C为固体,增加C的量,C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正确;减少CO的量,CO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升高反应

  • 【同步测试】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2节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课堂达标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c1︰c2=3︰1B.平衡时,生成Y和Z的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1<0.14

  • 【同步测试】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2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课堂达标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1.反应Ⅰ: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Ⅱ:HI(g)H2(g)+I2(g)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K2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 D )A.K1=K2      B.K1=K2C.K1=K   D.K1=解析:反应H2(g)+I2(g)

  • 【同步测试】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2节 第3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课堂达标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第3课时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X(g)+nY(s)pZ(g) ΔH<0,达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B.通入氦气, 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C.增加X和Y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解析:由于Y为固体,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化学平衡,C项不正确;D项,该反

  • 【同步测试】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2节 第4课时 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课堂达标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第4课时 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1.2 mol·L-1。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B )A.x+y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A的转化率降低D.C的体积分数下降解析: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 mol

  • 【同步测试】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3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课堂达标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第3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Δ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B.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随时自动发生C.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这是熵增的过程D.MgCO3(s)===MgO(s)+CO2(g)高温下,不能自发解析:ΔG<0反应自发进行,由ΔG=ΔH-TΔS可知,ΔH<0时,若ΔS<0,则ΔG可能大于0,反应非自发,故A错误;ΔG<0反应自发进行,能否随时自动发生还有反应速率问

  • 【同步测试】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4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 课堂达标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第4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1.合成氨生产中,说法正确的是( D )A.使用催化剂,提高原料的利用率B.采用高温、高压工艺提高氨的产率C.产物用水吸收,剩余气体循环利用D.增大反应物浓度,对v正影响更大解析: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不改变原料利用率,A项错;工厂通常采用10 MPa~30 MPa的高压,有利于平衡正移,可提高产率,高温时催化剂活性高,但不利于提高产率,B项错;平衡混合气冷却使氨气液化,而

  • 【同步测试】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1节 电离平衡 课堂达标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第1节 电离平衡1.关于强、弱电解质叙述正确的是( C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有溶质分子D.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弱解析: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关键是看化合物自身是否能在水中全部电离成离子,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在水

  • 【同步测试】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2节 第1课时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 课堂达标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第1课时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1.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A.4 ℃时,纯水的pH=7B.温度升高,纯水中的c(H+)增大,c(OH-)减小C.水的电离程度很小,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D.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离子积减小解析:25 ℃时,纯水的pH=7,4 ℃时,纯水的电离程度减小,pH稍大于7,A错误;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H+)与

  • 【同步测试】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2节 第2课时 ph的计算 课堂达标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第2课时 pH的计算1.常温下,下列各组溶液的pH一定等于7的是( B )A.pH=2和pH=12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B.0.05 mol·L-1 H2SO4与0.10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将pH=5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D.pH=1的H2SO4与0.10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解析:A项中,酸、碱强弱未知,pH不一定等于7;B项中,强酸、强碱

  • 【同步测试】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2节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作业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一、选择题1.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锥形瓶中加入25.00 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液作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先查漏,再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D

  • 【同步测试】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3节 第1课时 盐类的水解 课堂达标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第1课时 盐类的水解1.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盐类的水解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B.盐类的水解可以看作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C.盐类水解的结果是使溶液不一定呈中性D.Na2CO3溶液中,c(Na+)是c(CO)的2倍解析:由盐类水解实质知,盐的水解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A项正确;盐的水解反应是盐与水反应生成酸和碱,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B项正确;弱酸根水解显碱性,弱碱阳离子水

  • 【同步测试】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3节 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课堂达标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1.实验室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较浓的硫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如此操作的目的是( B )A.防止硫酸铁分解B.抑制硫酸铁水解C.提高硫酸铁的溶解度D.提高溶液的pH解析:因Fe3+会水解生成氢氧化铁,Fe3++3H2OFe(OH)3+3H+,加入硫酸可增大c(H+),抑制Fe(OH)3生成,得到较纯的硫酸铁溶液,故选B。2.

  • 【同步测试】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4节 第1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 课堂达标

    阅读(6) 类型:() 适用教材:()

    第1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1.一定温度下,卤化银AgX(X:Cl、Br、I)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已知pAg=-lgc(Ag+),pX=-lgc(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甲、乙、丙三种卤化银的溶度积Ksp依次增大B.甲一定是AgI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C.对三种卤化银而言,a点均为饱和溶液D.b、c两点均达到溶解平衡状态,且溶液中c(Ag+)=c(X-)解析:根据pAg

  • 【同步测试】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4节 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课堂达标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实验:①0.1 mol·L-1 AgNO3溶液和0.1 mol·L-1 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B.滤液

  • 【同步测试】第4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1节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课堂达标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铜片作负极B.锌电极的反应式:Zn-2e-===Zn2+C.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D.盐桥的作用是传递电子解析:A项,Zn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错误;B项,Zn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锌电极的反应式:Zn-2e-===Zn2+,正确;C项,铜作正极,电流由铜片流向锌片,错误;D项,盐桥的作用是传递离子,电子不能通

  • 【同步测试】第4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1节 第2课时 化学电源 课堂达标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第2课时 化学电源1.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H2O===Zn(OH)2+2Mn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2H2O+2e-===2MnOOH+2OH-C.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

  • 【同步测试】第4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2节 第1课时 电解原理 课堂达标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第1课时 电解原理1.实验室中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和氧气,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最好加入下列电解质中的( B )A.NaCl    B.Na2SO4C.CuCl2   D.AgNO3解析:A项,加入NaCl,发生2NaCl+2H2O2NaOH+H2↑+Cl2↑,生成氯气,影响氧气的生成,错误;B项,加入N

  • 【同步测试】第4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2节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作业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1.如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Cl2B.每生成22.4 L Cl2,同时产生2 mol NaOHC.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D.依次用Na2CO3、NaOH、BaCl2、盐酸等试剂除去粗盐水中Ca2+、Mg2+、SO等离子解析:右边是阴极区,发生2H++2e-===H2↑,所以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故A错误;

  • 【同步测试】第4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3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课堂达标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如图所示是探究铁发生腐蚀的装置图。发现开始时U形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下降,一段时间后U形管左端红墨水水柱又上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开始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B.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是吸氧腐蚀C.两种腐蚀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Fe-2e-===Fe2+D.析氢腐蚀的总反应式为2Fe+O2+2H2O===2Fe(OH)2解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2H++2e-===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