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应机理中过渡态和中间体的区别

    阅读(71)

    在有机合成反应机理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分不清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概念和界限。事实上反应过渡态和反应中间体在能量、稳定性、可检测性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可谓是有机反应机理中两个不太相关的核心概念,借此,我们在

  • 氢氟酸是弱酸,为什么腐蚀性反而会那么强?

    阅读(92)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不少人都有这样的错误认知——酸性和腐蚀性或毒性是密切相关的。虽然基于这种认知能解决很多情况下的问题,但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比如:卤素组成的质子酸中,酸性大小排序明明是:HF

  • 热力学自由能解析

    阅读(70)

    热力学自由能解析系统可用能量的量化表达与过程自发性判断 自由能的核心概念自由能是热力学中的核心概念,用于描述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可用能量,以及判断物理或化学过程的方向性和自发性。根据不同的约束条件(如恒

  • 关于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几个重要概念辨析

    阅读(119)

    1、焓是什么?与什么因素有关?物质的具体焓值是否可测?焓(符号H)是一个很难说清楚其含义的化学量,它是在讨论恒压体系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为说明系统热效应的本质含义而引入的关于物质状态的一个函数(恒容过程

  • 反应热的热计算与盖斯定律

    阅读(61)

    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 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 途径无关。2、盖斯定律的计算方法(1

  • 反应热与焓变概念辨析

    阅读(115)

    反应热与焓变1、内能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3、焓与焓变(1)焓(H):是一个与内能有关的 物理量 。(2)焓变(ΔH):在恒压下,化学反应过程中 吸

  • 反应热及其测定测定方法介绍

    阅读(106)

    反应热及其测定1、体系与环境被研究的物质系统称为 体系 ,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他部分称为 环境 。2、反应热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 释放 或从环境 吸收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

  • 高中化学教材中需要区分的几种石灰

    阅读(104)

    (1)生石灰:CaO(2)熟石灰:Ca(OH)2(3)石灰乳、石灰浆:Ca(OH)2悬浊液 (4)石灰水:Ca(OH)2溶液(5)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6)碱石灰:NaOH和CaO两种固体的

  • 高考化学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出题误区清单

    阅读(54)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出题误区1.硫酸厂用氨水吸收SO2后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的SO2循环使用点拨:对;工业制硫酸尾气中的SO2回收常采用氨吸收法;即先用氨水吸收二氧化硫,当吸收液中NH4HSO3

  • 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的注意点

    阅读(100)

    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的注意点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至少电离出两种阴离子和两种阳离子,这四种(或更多种)离子之间都能两两结合成难电离(或难溶)的物质或参与后续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这样的离子反应称为

  • 氢氟酸中和热的特性分析

    阅读(65)

    氢氟酸中和热的特性分析一、数值特征氢氟酸(HF)与强碱(如NaOH)的中和热为‌68.2kJ·mol⁻¹‌(约16.3千卡),显著高于强酸强碱的基准值57.3kJ·mol⁻¹。这一数值是弱酸中罕见的例

  • 氢氟酸(HF)电离过程放热的原因解析

    阅读(116)

    一、电离过程的能量变化HF的电离分为两个关键步骤:解离吸热‌:HF分子断裂H-F键生成H⁺和F⁻,此过程需吸收能量。水合放热‌:生成的H⁺和F⁻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释放大量热量。由于F⁻离子半径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步骤、要求及注意事项

    阅读(85)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及要求一写化学方程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二标状态——用s、1、g、aq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标“↑”或“↓”。三标条件——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101kPa、25℃时可不标

  •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的技巧

    阅读(78)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A.运用盖斯定律的技巧——“三调一加”一调:根据目标热化学方程式,调整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左右位置,改写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二调:根据改写的热化学方程式调整相应ΔH的符号

  •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其性质

    阅读(106)

    实验装置实验原理:①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即当光束通过胶体时,会产生光亮的通路。②氢氧化铁胶体制备:FeCl3+3H2OFe(OH)3(胶体)+3HCl。实验用品:蒸馏水、CuSO4溶液、泥水、水、F

  •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五本教材60处关键内容变化梳理汇总

    阅读(108)

    化学必修第一册 1.讲电解质不一定要讲非电解质。 教材中不再给出“非电解质”的概念,《化学名词手册》中也没有“非电解质”概念。这就避免了长期以来我们给混合物和单质放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

  • 碳酸钠溶液的pH随温度的变化

    阅读(102)

    碳酸钠溶液的pH值随温度的变化是一个涉及水解平衡、离子积变化及溶解度影响的复杂过程。以下是其变化规律及机理分析:一、温度对pH影响的机理水解反应的吸热特性碳酸钠溶液中存在多步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吸热,升

  •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粗盐的提纯)

    阅读(88)

    (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三个必须”和“四个原则” ①三个必须a.除杂试剂必须稍过量。b.过量试剂必须除尽。c.除杂途径选最佳,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必须合理。②四个原则(2)若除去粗盐中杂质(硫酸盐、

  • 化学实验: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

    阅读(105)

    1.制取原理实验室通常用强氧化剂MnO2、KMnO4、K2Cr2O7、KClO3、Ca(ClO)2等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1)用MnO2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

  •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介绍

    阅读(135)

    反应原料:电石(主要成分CaC2、含有杂质CaS、Ca3P2等)、饱和食盐水实验原理:主反应CaC2+2H2O→C2H2↑+Ca(OH)2 (不需要加热) 副反应:CaS+2H2O=Ca(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