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共存的四大题设“陷阱”

    阅读(103)

    条件类型常见表述误点点拨常见的限制条件无色Cu2+、Fe2+、Fe3+、MnO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pH=1或pH=13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只能是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共

  • 【成套学案】2025版高考帮化学一轮复习备考教学案共59份

    阅读(64)

    【精品学案】2025高考帮化学备考教学案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分类与转化》word版含答案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物质的宏观特征入手对物质及其反应进行分类和表征;能利用多种分类方法从不同

  •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阅读(98)

    1.杂化轨道的含义杂化轨道理论是一种价键理论,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空间结构提出的。(1)轨道的杂化: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发生混杂,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轨道的过程。(2)杂化轨道:

  • 阿伏加德罗常数(NA)考查常设陷阱

    阅读(116)

    物质的状态气体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在使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1”时,要判断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标准状况”即0℃,101KPa。标准状况≠常温常压;标准状

  • 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应用知识点2025年高考命题预测

    阅读(60)

    命题规律:1.试题外观特征:(1)常见有两种类型:一是“0+4”型;二是“1+4”型;(2)选项特征:四个选项各不相同;每个选项均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宏观量;二是宏观研究对象;三是微观研究对象;四是微观

  • 高考中传统文化涉及“物质”“变化”“分离的”的判断

    阅读(111)

    传统文化涉及“物质”的判断根据文言文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判断是何种物质。如“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硇水”指的是硝酸;“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

  • 物质的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阅读(72)

    1.同位素原子间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2.同素异形体间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生成。3.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熔融氯化钠的

  • 高中化学需要掌握的胶体的性质

    阅读(87)

    1.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2.明矾作净水剂是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但胶体没有杀菌消毒的作用。3.胶体呈电中性,不带电荷。而胶粒可能带正电荷或负电荷或不带电

  • 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阅读(92)

    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H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裂解气:以乙烯、丙烯、甲烷为主;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

  • 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要注意氧化物的性质

    阅读(56)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Mn

  • 物质分类中要注意的几个“特殊点”

    阅读(100)

    1.纯碱不是碱,属于盐。2.干冰不是冰,是固体二氧化碳。3.NaHSO4不是酸,是一种酸式盐。4.水玻璃不是玻璃,是硅酸钠溶液。5.醋酸(CH3COOH)不是四元酸,是一元酸。6.硅酸盐(如Na2O·

  • 对角线规则

    阅读(84)

    1.概念: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锂和镁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均生成正常氧化物,而不是过氧化物),这种相似性被称为对角线规则,如图所示。 【特别提醒】对角线规则

  • 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阅读(109)

    1、根据构造原理得出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中元素种类数的关系:(1)各周期总是从ns能级开始、以np结束(第一周期除外,第一周期从1s1开始,以1s2结束),中间按照构造原理依次排满各能级。而从ns能级

  •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

    阅读(93)

    1、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原子的原子序数递增发生周期性递变,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2)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2、元素周期系(1)定义:元

  •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

    阅读(112)

    1.电子自旋(1)定义:电子除空间运动状态外,还有一种状态叫做自旋。电子自旋可以比喻成地球的自转。(2)两种取向及表示方法:电子自旋在空间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取向。常用方向相反的箭头“↑”和“↓”表示

  •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阅读(70)

    1.电子云(1)概率密度:用P表示电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V表示该处的体积,则称为概率密度,用ρ表示。(2)电子云:由于核外电子的概率密度分布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换句话说,电子云是

  •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阅读(102)

    1.构造原理(1)内容:以光谱学事实为基础,从氢开始,随核电荷数递增,新增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称为构造原理。(2)构造原理示意图:图中用小圆圈表示一个能级,每一行对应一个能层,箭头引导的曲线显示递增电子

  • 原子光谱

    阅读(121)

    (1)定义:不同元素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2)形成原因:(3)分类及其特征:吸收光谱:明亮背景的暗色谱线发射光谱:

  • 基态与激发态

    阅读(115)

    (1)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2)激发态原子: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它的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为激发态原子(3)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的关系【特别提醒】①电子的跃迁是物理变化(未发

  • 能层与能级

    阅读(63)

    1.能层(相当于必修中的电子层)(1)定义:核外电子按能量不同分成能层。(2)电子的能层由内向外排序,其序号、符号以及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及能层的能量与能层离原子核距离的关系:即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