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设计者: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常川
一、教材分析
在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四,教材对“影像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了详略不同的处理:必修二侧重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结合变量控制的实验,引导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而选择性必修四则侧重于引导学生从碰撞理论的角度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培养学生模型建立和宏微结合的核心素养。因此,两本教材关于此处的安排是相辅相成、层层递进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和高中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速率快慢均有一定的了解,也能说出生活、实验中控制反应速率的实例。因此,在学习了常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元素周期律知识之后,进行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是符合学生学情的,学生可以较顺利地由“经验性”知识过渡到“科学性”知识,再达到“系统性”知识的层次。此专题的学习,也为后期选择性必修四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能举出生活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实例,并推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增强证据推理意识。
2.能根据给出的仪器和试剂,设计探究实验,重温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掌握“变量控制”法,发展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的学科核心素养。
3.能从微观角度理解浓度和压强对速率影响的关联,发展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4.认识调控反应速率的重要性,认识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应用能力,发展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评价目标】
1.通过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推测,诊断证据推理能力(基于经验和概念原理水平)。
2.通过不同影响因素探究实验的设计,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
3.通过浓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结合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宏微结合分析能力(系统水平)。
4.通过对生产实例中调控速率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孤立水平、系统水平),以及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变量控制的实验探究
2.实验探究方案的自主设计
五、教学方法
1.类比推理法
2.实验探究法
3.讲授分析法
六、教学设计思路
生活中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推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探究实验验证推测→归纳总结→生产生活中调控反应速率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