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课时1 化学反应速率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内容。从教材体系看,它是之前所学物质的量和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知识的应用与深化,是后续学习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基础。从研究意义来看,该节内容为高中化学动力学的开始,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实质的入门性知识。同时,本章内容又为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它是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和核心内容。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本课时讲的是化学反应速率,它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学情分析
根据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改变一些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加快或减缓反映的速率。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交流讨论的习惯,同时采取实验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还是弱点,以及相关计算是弱点。
三.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认识化学反应与快慢之分
(2)通过实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形式,并掌握基本表达式。
(3)通过三段法的介绍,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评价目标】
(1)通过学生对日常情境的认识,了解学生对反应快慢的掌握情况(2)通过学生对实验的分析以及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的书写,了解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
(3)通过相关题型的计算,了解学生对三段法的掌握。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的理解,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
1. 实验法2. 讲授法
六.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物理过程---速率,开始来引入新课,从已知的认知水平过渡到未知,符合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在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介绍上,采用从实验过渡,实验可以定性的观察反应进行快慢,但是如何进行定量衡量反应快慢,就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以此来明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运用,因此这里着重介绍三段法的书写。
七.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