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物的分类方法》教学设计
华侨城中学 陈志林
一、课标解读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3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的内容。
1.内容要求
认识官能团的种类(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氨基、碳卤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和酰胺基),从官能团的视角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认识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特征性质的关系,认识同一分子中官能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认识在一定条件下官能团可以相互转化。
2.学业要求
能辨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依据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特征分析简单有机化合物的某些化学性质。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功能价值(素养功能):能依据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特征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模型构建意识。
人教版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氨基、胺类、酰胺基、酰胺类这两种官能团和两类有机物的内容。旧教材中“酮羰基”还有一个名称是“羰基”,新教材中删去了“羰基”这一用词。旧教材中卤代烃的官能团名称是卤素原子,新教材将其改为“碳卤键”,官能团符号也做了调整。
新教材内容的改变使高中阶段的官能团更加系统、全面和统一。新教材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思考与讨论”等环节充分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学生在必修第二册已经学习了甲烷、乙烯、乙炔、苯、乙酸等各类有机代表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认识了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学生在必修第一册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认识了分类的意义,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在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过程中,已培养了模型建构意识。
但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仍需加强。
四、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给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学会从元素、碳骨架等角度对给定有机物进行分类。
2.通过问题探究乙酸的官能团种类,识别易混淆官能团,认识同一有机物分子中不同官能团直接的相互影响。
3.通过探究丙烯酸的结构与性质,培养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的思维模型意识。
4.通过介绍生活、生产中的有机材料,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化学知识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评价目标】
1.能识别各种官能团的符号、名称,能将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类别及特征性质进行关联。
2.能从化学键、官能团说明常见有机物的主要性质。
3.能从物质的组成、官能团等多个视角对有机物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