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能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2.针对典型案例,能从限度、速率等角度对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3.通过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养成多角度综合调控化学反应速率的习惯,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
一、合成氨反应的原理分析
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已知298 K时:ΔH=-92.4 kJ·mol-1,ΔS=-198.2 J·mol-1·K-1。
二、工业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1.压强
(1)原理分析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均表明,合成氨时压强越大越好,但是,压强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越高,需要的动力越大,将会大大增加生产投资,降低综合经济效益。
(2)目前,我国的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为10 MPa~30 MPa。
2.温度
(1)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合成氨应该采用低温(填“低温”或“高温”)以提高平衡转化率。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变长,经济效益下降。
(2)在合成氨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的温度为400~500 ℃。
3.催化剂
(1)通常采用加入催化剂的方法,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在较低温度时能较快地进行反应。
(2)合成氨工业中普遍使用铁触媒为催化剂,在500 ℃左右时活性最大。为防止催化剂中毒,原料气必须经过净化。
4.浓度
(1)采取迅速冷却的方法,使气态氨变成液氨后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以促使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将分离NH3后的原料气进行循环使用,并及时补充N2和H2,以利于合成氨反应的进行。
三、化学反应的调控
1.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因素
(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本身因素。
(2)外因:有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
2.化学反应的调控
(1)化学反应的调控,就是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一个可能发生的反应按照某一方向进行。
(2)在实际生产中常常要结合设备条件、安全操作、经济成本等情况,综合考虑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寻找一个适宜的生产条件。
(3)要根据环境保护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做出分析,权衡利弊,才能实施生产。
工业上选择适宜生产条件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