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卤代烃》教学设计
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 林青
一、课标解读
卤代烃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课程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的内容。
1.内容要求
认识卤代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学业要求
(1)能写出卤代烃的官能团、简单代表物(溴乙烷、氯乙烯)的结构简式和名称;能够说出氯代烃的物理性质及递变规律。
(2)能结合分子结构特点,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分析和推断其他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并根据有关信息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列举卤代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和探讨这些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功能价值(素养功能):能结合卤代烃的官能团及化学键极性特点分析和推测这一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人教版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1-溴丁烷化学性质的探究,以及卤代烯烃的相关性质。使学生能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类比迁移。使整个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类物质的性质,理解官能团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但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还有待加强。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容易混淆。
四、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 归纳总结卤代烃的命名、分类和物理性质。
2. 通过对溴乙烷结构的分析其可能断键的位置,并通过实验认识其主要化学性质。
3.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类比迁移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
4. 从官能团的角度分析卤代烯烃的主要反应。
5. 通过列举卤代烃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和探讨这些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
【评价目标】
1.归纳总结卤代烃的命名、分类和物理性质,诊断并发展学生的辨析能力。
2.通过不同条件下溴乙烷产物对比,诊断并发展学生微观探析能力。
3.通过1-溴丁烷化学性质建构,诊断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4.通过讨论卤代烃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诊断并发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分子结构特点,运用实验验证及类比迁移掌握卤代烃物质的主要性质。
难点: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六、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实验探究
2.观察、分析、归纳、
七、教学思路
本节课先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烃类物质中引入卤原子的反应,引出卤代烃的概念,并通过已知知识和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卤代烃的命名及物理性质。以1-溴乙烷为代表,通过结构预测其化学反应断键位置,并通过实验分析可能的产物。在了解溴乙烷性质的基础上,完成科学探究,归纳总结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并思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对比迁移,掌握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对于不饱和卤代烃的性质可在不饱和键的位置发生断裂,性质与烯炔烃相似。最后,分析和探讨卤代烃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