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教案】课时1_绪论_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广州市第七中学言革胜教学目标1、认识世界是物质的。2、了解化学的作用。3、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4、了解化学研究的基础、方法,知道化学用语。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一认识世界是物质的。【引入】从初三年级开始,我们新增加了一门学科——化学,那么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呢?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呢?【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形
-
【课件+教案】课时2_第一单元_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九年级化学-课序2-§1-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苏学英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能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能够从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识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一:物质变化【引入】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如(投影例子)水在一
-
【教案+课件】课时3_第一单元_课题2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九年级化学-课序3-§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中学滕建岚教学目标: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2、初步学习对实验现象进行有序观察(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和规范描述;3、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经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介绍化学实验的发展史,认识化学实验对学习化学的
-
【课件+教案】课时4_第一单元_课题2 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九年级化学-课序4-§1-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广州市黄埔区港湾中学罗思阳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之间的差异。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并开展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最终完成实验报告。3、认识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感受实验成功的喜悦。二、详细讲稿1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广州市黄埔区港湾中学的罗思阳老师。今天我
-
【教案+课件】课时5_第一单元_课题3 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室介绍和常用实验仪器》
九年级化学-课序5-§1-3-1化学实验室介绍和常用实验仪器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陈菊教学目标:1.能识别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能识别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写出它们的名称。2.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初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公共物品、合理使用化学药品观念。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一:化学实验室展示学生实验台相片和视频;化学药品柜(分类存放),体现分类思想。观看,听讲教学环节二:危险化学
-
【课件+教案】课时6_第一单元_课题3 第二课时《化学药品的取用》
九年级化学-§1-3-2化学药品的取用教学设计广州市黄埔区新港中学李葵葵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药品的取用规则。2.能独立完成固体、液体药品取用的基本实验操作。3.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的基本保障,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一: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引入】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将茶壶盖取下后,应该如何放置在桌面上才更卫生呢?对,杯盖应该倒放,因为这样可
-
【课件+教案】课时7_第一单元_课题3 第三课时《物质的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
九年级化学-课序7-§1-3-3物质的加热、连接仪器装置和洗涤玻璃仪器黄埔区广州科学城中学林培海教学目标:1.能独立完成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仪器的连接等基本实验操作。2.能独立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实验操作,并知道其原理。3.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的基本保障,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一: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导入】同学们,前面已学习化学实验室介绍、
-
【教案+课件】课时8_第二单元_课题1 第一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九年级化学-课序8-§2-1-1空气-教学设计-美华中学李翠华学习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2.能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得出氧气在空气中约占1/5体积的结论。3、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
-
【课件+教案】课时9_第二单元_课题1 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九年级化学-课序9-§2-1-1空气-教学设计-美华中学李翠华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知道氮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能列举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2.了解典型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能举例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初步形成保护空气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物质用途与性质的关系2.如何联系实际解决空气污染的防治方法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环节一:
-
【课件+教案】课时10_第二单元_课题2 第一课时《氧气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课序10-§2-2-1氧气的性质广州市荔湾区金道中学于晓明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2、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磷、硫、碳、铁等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知道描述现象的注意事项,并能写出文字表达式。3、知道不同的反应条件会对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反应速率、生成物种类等)。4、通过氧气性质的学习了解学习纯净物性质的基本思路。重点:氧气的化
-
【教案+课件】课时11_第二单元_课题2 第二课时《氧气性质的应用(检验)、化合反应》
九年级化学-课序11-§2-2-2氧气性质的应用(检验);化合反应广州市荔湾区金道中学于晓明教学目标:1、了解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概念2、能根据氧气化学性质的几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概括出化合反应。3、能够根据化合反应的归纳方法形成基本反应类型归纳的思路。4、能够说出氧气的检验方法,并知道几种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重点:氧气的检验方法和化合反应概念。难点:利用氧气的性质推测几种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归纳
-
【课件+教案】课时12_第二单元_课题3 第一课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分解反应》
九年级化学-课序12-§2-3-1实验室制取氧气荔湾区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外国语实验学校吴燕菲教学目标:(以学生视角表达,用行为动词体现能力要求)1.知道工业制备氧气的方法2.能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原理的文字表达式,以及物质化学符号。3.知道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及氧气的检验方法。4.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并判断。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一:工业制备氧气的原理【引入】上一课题我们了解到液
-
课时13_第二单元_课题3 第二课时《过氧化氢制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探究(催化剂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课序12-§2-3-2催化剂及其作用荔湾区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外国语实验学校吴燕菲教学目标:(以学生视角表达,用行为动词体现能力要求)1.通过过氧化氢分解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理解催化剂的定义与作用。2.了解验证催化剂的方法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一:催化剂的定义【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化学原理【问题】写出3种原理的文字表达式和相关的物质化学符号【过渡】作为条件的物质在化学反
-
【课件+教案】课时14_第三单元_课题1 第一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九年级化学-课序15-§3-1-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何晓韵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学目标】一、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二、知道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三、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现象。【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1:(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1.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入】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晾
-
【教案+课件】课时15_第三单元_课题1 第二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九年级化学-课序16-§3-1-2分子和原子广州市东晓中学刘艳艳课题1第二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教学目标】一、能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二、知道分子的概念,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了解几种分子模型。三、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知道原子的概念;能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
-
课时16_第三单元_课题2 第一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九年级化学-课序17-§3-2-1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广州市第九十八中学张碧芬课题2第一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教学目标】一、知道原子的构成;能描述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电量、质量以及数量关系。二、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三、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1:(一)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讲解】首先,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一、知道
-
【课件+教案】课时17_第三单元_课题2 第二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九年级化学-课序18-§3-2-2原子的结构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郭少玲课题2第二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目标】一、知道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二、能看懂原子结构示意图。三、知道原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一:(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知识回顾】原子是怎样构成的?【展示图片】课本53页图3-9原子的构成示意图。【讲解】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
-
【课件+教案】课时18_第三单元_课题2 第三课时《离子的形成》
九年级化学-课序19-§3-2-3离子的形成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吴晓课题2第三课时离子的形成【教学目标】一、能描述原子转化为离子的过程。二、能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得失电子的信息书写相应的离子符号。三、知道离子符号的含义。四、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一:(一)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复习回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不同种类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课件+教案】课时19_第三单元_课题3 第一课时《元素》
九年级化学-课序20-§3-3-1元素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霍泳课题3第一课时元素【教学目标】一、知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二、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变,元素不变”的观念。三、知道元素的分类。【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1:(一)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思考】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什么形成的?【引入】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不断探索的问题。科学家利用化
-
【课件+教案】课时20_第三单元_课题3 第二课时《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九年级化学-课序21-§3-3-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广州市南武中学谢少珺课题3第二课时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教学目标】一、会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和原子。二、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三、知道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四、学习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1]。【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一)元素符号【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元素符号?【引入】我们知道,音乐是无国界的,因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