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学而思60课时学完高中化学必修一59《N及其化合物(下)》

    阅读(4) 类型:() 适用教材:()

    课程-学而思60课时学完高中化学必修一59《N及其化合物(下)》课程-学而思60课时学完高中化学必修一59《N及其化合物(下)》课程-学而思60课时学完高中化学必修一59《N及其化合物(下)》课程-学而思60课时学完高中化学必修一59《N及其化合物(下)》

  • 课程-学而思60课时学完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串讲》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课程-学而思60课时学完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串讲》课程-学而思60课时学完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串讲》课程-学而思60课时学完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串讲》课程-学而思60课时学完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串讲》

  • 课时练习-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32讲:化学键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一、单选题(共12小题)1. (5分)“珍珠项链靠线穿,芝麻成球靠糖粘;微观粒子聚一起,全靠一种超魔力”,这种超魔力实际就是化学键。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CO和O生成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B. 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 只含H、N、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形成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也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D. 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答案】B【解析】CO2中C与O形成

  • 实验0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同步实验课】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解析版)

    阅读(11) 类型:() 适用教材:()

    注意事项: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配制须准确,且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须稍大于盐酸的浓度,以确保盐酸完全被中和。为使测得的中和热更准确,所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宜小不宜大(不大于1 mol/L),以防浓酸、浓碱溶液稀释时放热。2.实验中所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好后要充分冷却至室温,才能测量其温度。3.要使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先后测量酸、碱及混合液的温度时,测定一种溶液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

  • 实验02定性与定量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同步实验课】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原卷版)

    阅读(8) 类型:() 适用教材:()

    一、问题与讨论:问题1:上述实验探究中,你用到了哪些科学方法?用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个,用控制变量法逐个探究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化学反应速率并不易直接观察认识,可以通过转化为测量反应中气体体积等来测定反应速率的大小。问题2:不同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差别很大,在科学研究中,如何描述一个反应进行的快慢?①冒气泡快慢 ②颜色变化快慢③固体物质的减少快慢④出现浑浊的快慢⑤温度变

  • 实验03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同步实验课】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原卷版)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一、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一)问题与讨论:1.如果向试管A中加入铁粉,会发生的反应是什么?溶液的颜色会变浅吗?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答案:加入铁粉后,Fe与Fe3+发生反应:2Fe3++Fe=3Fe2+,溶液中c(Fe3+)减小,从而使Fe3++3SCN- ⇋ Fe(SCN)3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Fe(SCN)3]减小,溶液的红色变浅。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减小

  • 实验04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同步实验课】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解析版)

    阅读(9) 类型:() 适用教材:()

    (一)问题与讨论:1.如何除去酸式、碱式滴定管尖端处的气泡?【解析】酸式滴定管应打开活塞,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方法见右图。2.将液面在0 mL刻度处的25 mL酸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液体的体积为25 mL吗?【解析】大于25 mL。原因是尖嘴部分无刻度。3.滴定管在装标准液之前,是否需要用标准液润洗?锥形瓶在装待测液前,是否需要用待测液润洗?【解析】滴定管在装标准液之前,需

  • 实验05盐类水解的应用-【同步实验课】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解析版)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问题探讨】1.FeCl3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写出FeCl3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FeCl3溶液呈酸性;FeCl3+3H2OFe(OH)3+3HCl。2.用平衡移动原理对①、③、④中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解析】实验①中:加入FeCl3晶体,c(Fe3+)增大,FeCl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pH减小,颜色变深。加入水,能促进FeCl3的水解,但溶液体积增大,c(H+)和c

  • 实验0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同步实验课】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解析版)

    阅读(6) 类型:() 适用教材:()

    【典例0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误差分析的思维流程误差的引入操作不当药品中含有杂质定量仪器使用不当牢记:,分析m和V的变化(1)从改变溶质物质的量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①配制450mL0.1mol/L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g: 。②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g:

  • 实验02探究金属钠的性质-【同步实验课】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解析版)

    阅读(6) 类型:() 适用教材:()

    3.钠与氧气反应的易混易错点(1)Na与O2反应时,温度不同,反应产物不同,常温生成Na2O,加热生成Na2O2。(2)Na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主要有四点:一是Na先熔化后燃烧;二是燃烧剧烈;三是发出黄色火焰;四是生成淡黄色固体。(3)Na与O2反应,不论生成Na2O还是Na2O2,每个Na原子都是失去1个电子变为Na+,因此,只要发生反应的Na的量一定,电子转移数就是一定的

  • 实验03探究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同步实验课】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解析版)

    阅读(7) 类型:() 适用教材:()

    一、问题与讨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1.上述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若是,指出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解析】因反应前后有氧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Na2O和Na2O2都是氧化物,它们都属于碱性氧化物吗?【解析】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但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3.

  • 实验04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同步实验课】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原卷版)

    阅读(9) 类型:() 适用教材:()

    一、问题与讨论:1、用套管实验装置可以更好地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其中小试管内有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时,观察小试管内棉花球上的无水硫酸铜颜色是否有变化?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解析】小试管内棉花球上的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H2O,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CO2。(2)实验时

  • 实验05探究氯气的性质-【同步实验课】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解析版)

    阅读(7) 类型:() 适用教材:()

    一、问题与讨论:1.实验室闻Cl2及其他气体的方法是怎样的?【解析】闻气体时的操作方法如右图所示。用手轻轻在集气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2.通过H2在Cl2中的燃烧,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解析】H2在O2中可以燃烧,在Cl2中也可以燃烧,由此可知燃烧不一定有O2参加,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都称为燃烧。3.条件不同对H2与Cl2反应

  • 实验06实验室制氯气-【同步实验课】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解析版)

    阅读(4) 类型:() 适用教材:()

    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利用强氧化剂氧化浓盐酸中的氯生成氯气,该反应中MnO2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并且该实验还体现了浓盐酸的酸性。实验试剂:二氧化锰固体、浓盐酸、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 【同步实验课】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实验大盘点word文档10份资料汇总下载

    阅读(34) 类型:() 适用教材:()

    实验原理:HCl(aq)+NaOH(aq)=NaCl(aq)+H2O(l) 或H+(aq)+OH-(aq)=H2O(l) △H<0(放热反应)使一定量的酸、碱在稀溶液里完全反应,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根据△H=-Q=-m×C×△t来计算酸碱反应的焓变。通过酸碱中和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热,进而测定中和热。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t:反应

  • 【同步实验课】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实验大盘点word文档10份资料汇总下载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实验原理:HCl(aq)+NaOH(aq)=NaCl(aq)+H2O(l) 或H+(aq)+OH-(aq)=H2O(l) △H<0(放热反应)使一定量的酸、碱在稀溶液里完全反应,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根据△H=-Q=-m×C×△t来计算酸碱反应的焓变。通过酸碱中和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热,进而测定中和热。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t:反应

  • 【同步实验课】高一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必修第一册原卷版+解析版共12份word文档汇总下载

    阅读(14) 类型:() 适用教材:()

    【注意】 (1)质量分数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100 g 10%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 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再用100 mL量筒量取90.0 mL的水注入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2)体积比浓度溶液的配制:用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50 mL。用50 mL的量筒量取40.0 mL的水注入100 mL的烧杯中,再用10 mL 的量筒量取10.0 mL浓硫酸,然后沿烧

  • 【同步实验课】高一化学教材实验大盘点必修第一册原卷版+解析版共12份word文档汇总下载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注意】 (1)质量分数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100 g 10%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 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再用100 mL量筒量取90.0 mL的水注入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2)体积比浓度溶液的配制:用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50 mL。用50 mL的量筒量取40.0 mL的水注入100 mL的烧杯中,再用10 mL 的量筒量取10.0 mL浓硫酸,然后沿烧

  • 全套优质课资料-《基于认知模型建构的大概念教学+基团间的相互影响》鞠秀芳

    阅读(10) 类型:() 适用教材:()

    基于认知模型建构的大概念教学模式摘要: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有机反应微粒观建构由反应类型、物质变化、影响因素、反应选择性4要素组成的认知模型,包括基于具体物质、官能团、化学键3层级。在大概念教学中融入认知模型建构,按照建立模型、巩固模型、应用模型、发展模型4环节进行教学。关键词:认知模型;大概念教学;教学模式;基团间的相互影响1 研究背景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内容繁多,知识庞杂,如何才能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公开课全套资料《氧化还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阅读(8) 类型:() 适用教材:()

    抽丝剥茧,追根寻源 ——氧化还原反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习目标】通过电化学、工艺流程、滴定实验中实际问题的探究,提升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一、电化学问题的解决1.如何设计实验证明2Fe3++ 2I-2Fe2++ I2存在电子转移? 2.(2023年广东卷)负载有Pt和Ag的活性炭,可选择性去除Cl-实现废酸的纯化,其工作原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