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优质课比赛资料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蒙城第一中学 李静静

章节:优质课件教案论文 日期: 类别:优质课 教材:鲁科版

123化学网

【课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优质课比赛资料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

上课教师:蒙城第一中学 李静静

第一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5课时《原电池》课件_01

第一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5课时《原电池》课件_02

第一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5课时《原电池》课件_03

第一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5课时《原电池》课件_04

第一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5课时《原电池》课件_05

第一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5课时《原电池》课件_06

第一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5课时《原电池》课件_07

第一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5课时《原电池》课件_08

第一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5课时《原电池》课件_09

第一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5课时《原电池》课件_10

一 、课标呈现

 

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知道根据原电池认知模型来分析不

同类型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 、教学内容分析

1  .     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从构建单液原电池的认知模型,进阶到双液原电 池、间接电池、燃料电池的认知模型建构,达到认知模型的结构化,进而再认识原电池的工 作原理和构成条件。本节课主要以 复习原电池工作原理和构建原电池认知模型为基础, 引导 学生从构建原电池认知模型的角度来分析不同类型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以单液电池、双液  电池、间接电池、燃料电池为例,以构建原电池认知模型的视角进行分析问题,并总结出判

断电池正负极的常用方法;最后根据例题的分析归纳出认知模型在原电池中的应用。

 

2  ·  素养呈现

从宏观现象的认识到微观原理的分析,并建立完善认知模型,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再运用模型解释、预测不同原池的工作原理,建立观点、结论 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发

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 ”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中已经学习过原电池相关的知识, 同时通过前面几个课时的学习, 已经知道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分别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在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实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剖析,基本已经

形成并逐步完善原电池的认知模型。这也为接下来电解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 、教学目标

1.  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  会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建立相应原电池认知模型图。

3.  能运用原电池认知模型图解决不同类型电化学题目。

 

五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问题探究法

六、 教学用具

原电池认知模型图

七 、教学重点 、难点


   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  原电池的认知模型图构建

3. 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