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例0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误差分析的思维流程
误差的引入 | ||
操作不当 | 药品中含有杂质 | 定量仪器使用不当 |
牢记: |
(1)从改变溶质物质的量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①配制450mL0.1mol/L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g: 。
②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g: 。
③配制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时,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其他操作均正确: 。
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需称量溶质4.4g,称量时物码放置颠倒: 。
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H2SO4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
⑥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 。
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烧杯及玻璃棒未洗涤: 。
(2)从改变溶液体积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①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
②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
③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④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 。
⑤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
【答案】(1)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小
(2) 偏大 偏小 偏小 无影响 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