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多个视频只播放第一个文件,完整视频请下载后播放。
【视频+教学设计+课件】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优质课比赛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配位键》第3课时《利用配合物进行物质检验》
补铁剂中铁元素的检验 -利用配合物进行物质检验
(宿城一中 李冬梅;指导教师:胡长庚 陈诚)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北师大王磊主编的普通高中化学课标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形式”新增的微项目。本节课是对配位键的形成、配合物的概念与应用等相关内容的复习、应用和拓展。选择性必修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实验寥寥无几,简单配合物的制备是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里唯一的学生必做实验。如何深入挖掘配合物的相关实验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教学目标
(1)能基于证据说明Fe2+ 和Fe3+ 形成配合的稳定性和特征颜色,能从氧化还原反应、铁及其
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的形成等视角设计设实验检验复杂环境下的Fe2+ 和Fe3+ 。
(2)能基于证据分析和预测Fe3+ 与多种配位体的共存问题,通过实验验证、深化认识配位平衡。
(3)能借助配位平衡模型,定量检测真实环境下补铁片剂中微量的Fe元素,发现并认同配位化学的学科价值。
三.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了解配位键、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配位平衡原理;了解氧化还原反应、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道常见的检验Fe2+ 和Fe3+的方法。
局限认识:对配合物的认识仅限于表层,对其应用、结构的复杂性等方面并未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项目式学习法、探究法、实验和评价法、提问与点评法、讨论法等
五.实验用品
补铁片剂、硫酸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稀硫酸、蒸馏水、硫氰酸钾溶液、EDTA溶液、邻二氮菲溶液
六.教学重难点
深化建构配位化合物形成模型和配位平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