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高考一些小道消息
听说今年25届高考命题底层逻辑:“素养导向”已不是口号,而是渗透每道题的DNA!一、预测依据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升级:关键调整:增加“复杂情境处理问题的能力”权重 2、新课标修订重点:各科新
-
2025年高考化学与STSE知识点考前预测
一、环境保护方面高考命题会关注碳中和、碳达峰的相关技术,比如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封存(CCS)、绿色化学工艺、臭氧层破坏、水体富营养化、白色污染、温室效应等。防治措施如钙基固硫法、SCR技术、可降解材料推
-
高考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问题20例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
-
化学中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
-
高考中化学与生活知识点避坑合集
一、材料篇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硅酸盐产品。2.石膏用于调节水泥硬化速率。3.制普通玻璃的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4.耐辐照光学石英玻璃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复合材料。5.
-
权威发布 |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3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化学全国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题命制遵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加强教考衔接,引导依标教学。试卷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答题规范指导
一、综合实验答题规范(一)实验操作类规范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答题模板】答题关键词:pH试纸、
-
如何计算稀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离子浓度
问题1:在酸溶液中,H+和OH-的来源分别是什么?举例说明怎样计算由水电离产生的c(OH-)的大小答:在酸溶液中,H+可看作是全由酸电离的,水电离的氢离子可忽略不计;而OH-全来源于水电离,即酸溶液中
-
制备二氧化硫时为什么使用70%的较浓硫酸?
实验室可用下列反应制备SO2: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实验室制备SO2时要使用70%的较浓硫酸,为什么不使用稀硫酸,也不使用98%的浓硫酸?SO2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
-
影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的因素?
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是指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完全或部分解离为离子的溶液。溶质即为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而只有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是电离出自由移动
-
如何判断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
1.如何判断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含NH4+或活泼金属(K,Na,Mg,Ca,Ba等第一第二主族的金属)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K2O,MgO,NaOH,KOH,NaCl,KNO3,MgSO4,C
-
新质课堂:教育创新的前沿阵地
新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创造更加高效、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它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一、新质课堂的核心特征个性化学习
-
从近五年教育部高考命题内容和方向分析2025年高考考向
2020-2024年教育部高考命题内容和方向从2020年至2024年,教育部在高考命题内容和方向上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和系统性。这一时期的高考命题不仅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强调其综合运用能力和创
-
2024年高考化学中乙酸乙酯的创新考法
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命题依据,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考试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具备基础性和创新性,发挥指导教学的作用,体现“一核四层
-
不“一般”的化学知识点,偏偏在考试经常出现!
⒈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但氢的同位素氕却无中子。⒉ 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但Cu、Ag原子的还原性却很弱。⒊ 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其半径大于电子层数少的,但锂的原子半径大于铝的原子半径。⒋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其族序数,但F、O却不是。⒌ 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但硒酸的酸性却比硫酸的酸性
-
NOCl亚硝酰氯的路易斯结构式是什么?
亚硝酰氯是一种一元一氯亚硝酰基化合物,其中氮原子为正3价,氧原子为负2价,氯原子为负1价。在路易斯结构式中,中心原子(这里是氮原子)采用sp2杂化,形成平面三角形结构。两个孤对电子分别与两个配位原子(这里是氧原子和氯原子)形成配位键。因此,亚硝酰氯的路易斯结构式是NOCl。分子中含有大派键为
-
酰胺基、肽键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
酰胺分子中,氮原子采取sp2杂化,孤对电子所在的p轨道和羰基形成P-π共轭。共轭的结果,不但使酰胺分子中的电子云密度和键长趋于平均化,也使C-N单键的旋转受阻,C、N以及与C、N相连的四个原子均处在同一平面上。酰胺的这种平面构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酰胺的理化性质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化学教学指导意见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搞好我市高三化学二轮、三轮复习备考工作,针对我市高三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9年版)为依据,围绕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抓主干,贯通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促综合,强化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二、主要任务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提高运用知识、规律解答问题
-
为什么乙醛自身分子间无法形成氢键?
因为乙醛不符合形成氢键的条件。氢键的形成条件: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结合,若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Y(O、F 、N等)接近,在X与Y之间以氢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一种特殊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相互作用,称为氢键。而乙醛的分子结构中,氢原子是与碳原子相连,没有和氧、氟、氮原子相连,不符合构成氢键的条件,所以不形成氢键。
-
重大调整!2024高考将采用新试卷结构!2024届考生如何应对?
今年九省联考(2024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中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试卷由教育部统一命制,因为高考时三门主科也是由教育部统一命制,所以这次的试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今年高考命题的趋势以及未来高考改革的方向,几乎全国的考生和家长都相当关注本次考试。据悉,今年的九省联考三门主科试卷题型、难度都进行了诸多调整,因此,许多考生和家长都想知道今年的高考试卷是否会进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