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辣椒素含量高,辣椒却不辣?
俗话说得好,“一辣解三馋”。对于“无辣不欢”的吃货来说,辣椒不只是调味品,简直是快乐源泉。那种舌尖被点燃、汗珠在喷涌、偏偏又停不下筷子的刺激感,让人欲罢不能。众所周知,辣椒的辣味来自于一种被称为辣椒素
-
元素简介-第118号元素 ao
鿫(ào,Oganesson),符号为Og,化学元素,原子序数是118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序数为118。在元素周期表上,它位于p区,属于0族,是第7周期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其原子序数和
-
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二 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背景资料:牙膏是复杂的混合物。它通常由摩擦剂(如碳酸钙、磷酸氢钙)、保湿剂(如木糖醇、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如十二醇硫酸钠、2-酰氧基磺酸钠)、增稠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鹿角果胶)、甜味剂(如甘油、环
-
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一 化学“冰袋”
背景资料:夏季储存食品离不开冰箱,但是如果家中没有冰箱,怎么办?我们可以采取化学方法制造“冰袋”,以最简单、廉价、安全的方法,取得最低0℃的温度;外出旅游、郊游时,想致冷饮料和食品更是方便。还可应用于
-
趣味化学 17种改变人类世界的物质(含分子结构)
人类的历史相对地球的年龄来说并不长。但是,人类在不断探索和创造中成就了自身的进步。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改变世界的事物很多,其中有这么17个“分子”,改变过人类的世界。青霉素R-C9H11N2O4S19
-
化学经典小故事,让你再次爱上化学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服务于生活。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关于化学的九则经典小故事,看完再次爱上化学有木有?1. 古老的新印章有一批古画,变得灰黄而没有光泽,但它上面的印章却鲜红,像新盖上去的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考古学家经过认真地研究和科学地测定,发现绘画的颜料大多使用了铅白,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氧化物,而古代印章使用的印泥是用朱砂和麻油搅拌而成,在空气中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保持
-
搞懂化学反应,37张趣味GIF动图搞定!
化学的神奇魅力可是不是随便说说的,神奇起来让人叹为观止。下面37张动图,在带领你领略化学之美的同时,也希望能帮助你理解这些化学现象。 1 . 硫氰酸汞分解(“法老之蛇”)原理:硫氰酸汞受热分解,部分产物燃烧。2Hg(SCN)2 → 2HgS + CS2 + C3N4CS2 + 3O2 → CO2 + 2SO22C3N4 → 3(CN)2 + N2花絮:硫氰酸汞于1821年由德国人合成,之后不久它燃
-
元素简介-第112号化学元素 鿔
鿔是第112号化学元素,于1996年被合成出来,被正式命名为“Copernicium”,符号为Cn,中文译名为“鿔”。此名称是为了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Copernicus)而得名的。鿔元素最早由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GSI)西格·霍夫曼(Sigurd Hofmann)和维克托·尼诺夫(Victor Ninov)领导的研究团队在1996年合成出来。他们在重离子加速器中用高速运行的锌原子束轰
-
元素简介-第113号元素 鉨[nǐ]
113号元素“鿭”(字形描述:钅尔,繁体写作“鉨”,发音为nǐ,英文Nihonium),是一种不稳定的超重元素,其原子核包含113个质子和173个中子。 [1]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俄美的研究团队(俄罗斯Dubna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等)都号称发现了113号元素,并从约2005年前就开始提交国际专家进行审查。 [2]2015年12月,国际化学机构将113号元素正式认定为新元素,并将命名权授予
-
元素简介 第114号元素 𫓧
𫓧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学元素,其符号为Fl,原子序数为114,位于周期表p区,位于第七周期,第IVA族,属于弱金属之一。命名为Flerovium(Fl),以纪念苏联原子物理学家乔治·弗洛伊洛夫(Georgy Flyorov,1913-1990)。114号元素发现机构包括俄罗斯的杜布纳研究所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英文:Flerovium符号:Fl原子序数:114IVA族第7周期p区原子
-
元素简介 第115号元素 镆 [mò]
镆 [mò]镆(Moscovium),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金属元素,原子序数是115,弱金属之一。镆是元素周期表VA族中最重的元素,但由于还没有足够稳定的镆同位素,因此并未能通过化学实验来验证其特性。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将合成化学元素第115号(Mc)提名为化学新元素。该元素由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俄罗斯的科学家联合合成,他们将115
-
元素简介-第116号元素 𫟷
放射性金属元素𫟷(Livermorium)(鉝),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6,元素符号是Lv。一种放射性人造元素,属于弱金属之一。俄罗斯杜布纳核研究联合科研所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合作于2000年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6号元素, [1-2]从而确认了这一新元素的存在。2000年7月19日,专家首次直接在加速
-
元素简介-117号元素
鿬(Tennessine),化学符号Ts,原子序数是117,属于卤素之一。由于相对论性效应,化学性质(如键长)会和根据周期表上卤素的趋势推算的不同,它会拥有类金属属性,与砹相似。该元素于2010年首次成功合成,2012年再次成功合成。而以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为首的一个国际团队于2014年5月2日声明,他们利用新实验成功证实了其117号元素的存在,这一成果使得该超重元素向正式加入元素周期表更近了
-
原子分子中一些有趣的比例数字
在所有的原子中,氢原子是最小的,其直径大约为lA,即10-8(亿分之一)cm。把一亿个氢原子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排成一个长队,这个长队也仅有1cm长。 把氢原子与乒乓球直径约为4cm放大相同的倍数会怎样?当把氢原子放大到乓球那么大时,乒乓球的直径将变为:4×4×108cm=1.6×104km,比地球(直径约为1.3×104km)还要大。把原子核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则原子的直径将变为:4×105cm =
-
科学家是怎样观察到微小的原子世界的?
在进入太空遨游的同时,人类也在探索着分子、原子甚至比原子还小的微观宇宙。在几代显微镜的帮助下,人的视野正在向极小的世界中无限地延伸着。17世纪,荷兰人列文胡克用他发明的光学显微镜观测到一滴水里竟含有270万个小生物,这些小生物快速地跑动着、扭动着、旋转着,使他大为惊讶。原来,一滴水也是一个复杂的小世界。显微镜吸引了不少人,在欧洲成了时兴的桌上摆设饰品,也吸引住了德国海德堡一条街上的一个“过分淘气”
-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
-
值得收藏-在趣味表情包中认识化学实验仪器!
坩埚钳夹持坩埚加热或从热源(煤气灯、电炉、马福炉、酒精灯)中取、放坩埚。干燥管用于干燥气体或除去气体中杂质的一种设备。通常两端有连接口用于连接导管,中间盛有有固体干燥剂或除杂剂。干燥器是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湿含量的固体物料的机械设备。广口瓶盛放固体试剂的玻璃容器,有透明和棕色两种,棕色瓶用于盛放需避光保存的试剂(例如硝酸银等大部分硝酸盐)。
-
二茂铁的结构特点—二茂铁的结构特点你知道吗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二茂铁的结构特点—二茂铁的结构特点你知道吗的介绍。对于二茂铁这种物质,想来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二茂铁本身的用途多样并且具有很多种类的衍生物。那么大家对于二茂铁的结构特点又有多少了解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二茂铁的结构特点。二茂铁的结构比较特殊,对于大部分的化学物质来说,其物质的组成与分子结构息息相关。物质组成是从宏观层面上来决定一个物质的性质,而分子结构则是从微观层面来解释一个
-
苯的发现史及分子结构的确定
1、苯的发现最早发现苯的人是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法拉第,1825年,他偶然从储运煤气的桶里所凝集的油状物中,经过分离后得到了一种无色的液体。他用当时原子量H=1、C=6的标准测出它的实验式是C2H,并测出它的蒸汽比重是氢气的39倍,但他并没有推算出它的分子式。如按照现在原子量标准H=1、C=12,苯的实验式则应该是CH,根据蒸汽比重就能算出它的分子量是78,便很容易知道苯的真正分子式是C6H6。在
-
史上死得最冤的伟大化学家
拉瓦锡无疑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天才。他百年难得一见的头脑为这个世界留下太多惊喜:测定氧气、氮气、硅元素的存在,制定元素周期表的雏形,设计并制造了无数划时代的实验设备,建立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实验室,以实证主义精神建立现代化学,把世界从“可能是”,变成了“确实是”。他也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冤屈的天才。为了探寻真理,他一人身兼多个公职,收入全部用来支持化学研究,还积极投身公共事业,却被误解为生活奢靡压榨人民的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