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近五年教育部高考命题内容和方向分析2025年高考考向
2020-2024年教育部高考命题内容和方向从2020年至2024年,教育部在高考命题内容和方向上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和系统性。这一时期的高考命题不仅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强调其综合运用能力和创
-
2024年高考化学中乙酸乙酯的创新考法
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命题依据,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考试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具备基础性和创新性,发挥指导教学的作用,体现“一核四层
-
为什么铁先失去4s的电子,而不是3d的电子?
鲍林的能级图只是个近似的能级图,是帮助我们理解电子的填充过程。但电子填充后轨道能级会发生改变,电子的失去过程必须用科顿原子轨道能级图来解释。 Pauling近似能级图是在没有考虑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影
-
基态与激发态,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解读
基态和激发态什么是光谱?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或释放(激发态→基态)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光谱分析:在现代化学中,常
-
3d、4s轨道的能量谁更高?
多电子原子中,在考虑某个电子时,可以把其他电子对其排斥作用看作削弱了原子核对它的吸引作用,这种由于其他电子的排斥而使原子核对某个电子吸引作用的减弱称为屏蔽效应。电子层数越小的电子在离原子核越近的地方出
-
原子最外层、次外层及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的解释
1.依据构造原理中的排布顺序,其实质是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可由公式得出ns<(n-2)f<(n-1)d
-
通俗讲义:核外电子的运动与排布
一.“轨迹”与“机会”描述物体的运动状况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轨迹”。比如2009年7月22日在上海观察日全食,上午8点23分24秒初亏,11点01分36秒复圆,这都是根据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轨迹事先
-
苯的取代反应取代基定位规则
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是由许多实验事实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则,基本内容如下:(1)苯环上新导入的取代基所占的位置决定于原有取代基的性质。(2)可以把常见的取代基分为两类:第一类叫邻、对位定位基。这类取
-
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化学世界之最
化学界缤纷万千,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事物,例如,化学世界里有着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世界上最甜的物质、最高的温度、数量最少的物质……身为化学党的你,这些世界之最你都了解吗?1.最大的科学仪器最大的科学仪
-
有机化合物命名全面解读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异构体,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命名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在实际工作中、文献中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认真学习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
弱酸HF氢氟酸为什么那么可怕!
氢氟酸对人体有很大毒性! 千万不要被HF “弱酸”的假象迷惑了!酸的“强弱”指的是在水中能否完全电离,但常见无机酸的杀伤力和它的强弱没有太大关系。同样是强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就和稀硫酸和盐酸完全是两码事!氢氟酸虽然是“弱酸”,对人毒性在无机酸里是数一数二的强!化学博大精深,中学学到的东西只是冰山一角,不要以为F和Cl是同族就把二者等量齐观。做化学实验的时候任何不熟悉的化学品都别去
-
不“一般”的化学知识点,偏偏在考试经常出现!
⒈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但氢的同位素氕却无中子。⒉ 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但Cu、Ag原子的还原性却很弱。⒊ 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其半径大于电子层数少的,但锂的原子半径大于铝的原子半径。⒋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其族序数,但F、O却不是。⒌ 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但硒酸的酸性却比硫酸的酸性
-
在XRD(X射线衍射图)中,峰强比是什么意思?
XRD衍射峰是物质各个晶体衍射面对X射线的散射,峰强度反映晶体各个衍射面的晶面情况,强度越高,则沿该衍射面的结晶性越好。所以峰强比实质是反映晶体沿各个方向(如100、010、001)生长情况。体现的是晶体的各向异性。
-
NOCl亚硝酰氯的路易斯结构式是什么?
亚硝酰氯是一种一元一氯亚硝酰基化合物,其中氮原子为正3价,氧原子为负2价,氯原子为负1价。在路易斯结构式中,中心原子(这里是氮原子)采用sp2杂化,形成平面三角形结构。两个孤对电子分别与两个配位原子(这里是氧原子和氯原子)形成配位键。因此,亚硝酰氯的路易斯结构式是NOCl。分子中含有大派键为
-
酰胺基、肽键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
酰胺分子中,氮原子采取sp2杂化,孤对电子所在的p轨道和羰基形成P-π共轭。共轭的结果,不但使酰胺分子中的电子云密度和键长趋于平均化,也使C-N单键的旋转受阻,C、N以及与C、N相连的四个原子均处在同一平面上。酰胺的这种平面构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酰胺的理化性质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2024高考必考!“新质生产力”与高考化学!
刚刚闭幕的“两会”上,2024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到“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对高考,对志愿填报,对大学专业又有什么影响呢?01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的词汇,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
-
【疑难解析】“无能垒”基元反应图像真题解读
一直以来高中老师根据能垒图判断基元反应,通常都是中间产物1(IM1)--过渡态(TS)--中间产物2(IM2)才算一个基元反应,而且吸附、脱附过程(无论物理吸附还是化学吸附)都不算基元反应。但实际上大学里的很多基元反应处理跟中学老师的理解并不一样。比如按照中学老师的理解,过渡态能量要高于初始中间产物,也就是一个“上坡+下坡”才算一个基元反应。比如请看下图: 《2023年湖北省高考化学真题》 但
-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化学教学指导意见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搞好我市高三化学二轮、三轮复习备考工作,针对我市高三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9年版)为依据,围绕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抓主干,贯通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促综合,强化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二、主要任务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提高运用知识、规律解答问题
-
为什么乙醛自身分子间无法形成氢键?
因为乙醛不符合形成氢键的条件。氢键的形成条件: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结合,若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Y(O、F 、N等)接近,在X与Y之间以氢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一种特殊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相互作用,称为氢键。而乙醛的分子结构中,氢原子是与碳原子相连,没有和氧、氟、氮原子相连,不符合构成氢键的条件,所以不形成氢键。
-
重大调整!2024高考将采用新试卷结构!2024届考生如何应对?
今年九省联考(2024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中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试卷由教育部统一命制,因为高考时三门主科也是由教育部统一命制,所以这次的试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今年高考命题的趋势以及未来高考改革的方向,几乎全国的考生和家长都相当关注本次考试。据悉,今年的九省联考三门主科试卷题型、难度都进行了诸多调整,因此,许多考生和家长都想知道今年的高考试卷是否会进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