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精品导学案《过渡晶体与混合晶体》

分类:资料推荐 日期:

过渡晶体与混合晶体

一、过渡晶体

1.定义: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晶体

2.3周期元素氧化物的晶体类型不同及其原因:

1)第三周期元素的氧化物中,化学键中离子键的百分数

化学键既不是纯粹的离子键,也不是纯粹的共价键;

离子键的百分数大于50%,当作离子晶体处理;离子键的百分数小于50%,偏向共价晶体,当作共价晶体处理;

P2O5SO3Cl2O7等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更小,共价键不再贯穿整个晶体,作分子晶体处理。

一般,当电负性的差值△χ>1.7时,离子键的百分数大于50%。可认为是离子晶体。电负性差值越,离子键的百分数越

2)第3周期元素氧化物的晶体类型

纯粹的典型晶体不多,大多数晶体是它们之间的过渡晶体。

一般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如Na2O

偏向共价晶体的过渡晶体则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如Al2O3SiO2等。

P2O5SO3Cl2O7等则视为分子晶体。

3.规律:

1)四种典型晶体类型存在过渡晶体;

2)晶体性质偏向某一晶体类型的过渡晶体通常当作该晶体类型处理。

4.离子键的呈现规律: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逐渐减小

二、混合型晶体——石墨

1.概念:晶体内同时存在若干种不同的作用力,具有若干种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2.石墨晶体结构

(1)晶体模型

(2)结构特点

同层内,碳原子采用sp2杂化,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正六边形平面网状结构。所有碳原子的p轨道平行且相互重叠p电子可在整个平面中运动。

层内的碳原子的核间距为142pm,层间距离为335pm,说明层间没有化学键相连,是靠范德华力维系的。

最小的环:元环。石墨中每个碳原子采取sp2杂化,形成3sp2杂化轨道,分别与相邻的3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键,6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正六边形的环,伸展形成平面六元并环结构,由于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所共用,即每个六元环拥有的碳原子数为=2,碳碳键为两个六元环所共用,每个六元环拥有的碳碳键数为=3,键角为120°

每个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每个碳原子还有1个与碳环平面垂直的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并含有1个未成对电子,这些2p轨道互相平行,并垂直于碳原子sp2杂化轨道构成的平面。由于所有的p轨道相互平行而且相互重叠,使p轨道中的电子可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中运动。因此,石墨有类似金属晶体的导电性,而且,由于相邻碳原子平面之间相隔较远,电子不能从一个平面跳跃到另一个平面,所以石墨的导电性只能沿石墨平面的方向。

(3)晶体类型:既有共价键又有范德华力,同时还存在类似金属键的作用力,兼具共价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特征的晶体,称为混合型晶体。

(4)性质:一种结晶形碳,灰黑色,成叶片状、鳞片状和致密块状,熔点很(层内碳原子之间全部为共价键,共价键能)、质软(具滑腻感)(原因:层与层之间依靠范德华力结合,范德华力,层之间易于断开滑动)、易导电(原因:石墨层中每个碳原子未杂化的平行P轨道上的电子形成离域大π键,其电子可在层内运动,成为自由电子)。化学性质不活泼,耐腐蚀,在空气或氧气中强热可以燃烧生成CO2

(5)石墨用途:石墨可用作润滑剂,可用于制造坩埚、电极、铅笔芯等。

【研究与实践-明矾晶体的制备p93

1.有关明矾晶体四个知识点:

(1)明矾晶体的化学式为KAI(SO4)212H2OK2SO4·Al2(SO4)3·24H20

(2)明矾晶体易溶于水。

(3)明矾晶体在水中电离出K+A13+两种金属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它是一种复盐。

(4)明矾晶体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它可用作自来水的净水剂。

2.【结果与讨论】参考答案:

(2)问题一:因为杂质的存在会影响晶体生长的速度和大小。

问题二:晶种悬挂在溶液中央位置,有利于离子对称地扩散、溶角解与结晶,有利于获得外形对称性较好的晶体。如果晶体离烧杯底部太近,由于有沉底晶体生成,会与晶体长在一起,使得晶体形状不规则;若晶种离溶液表面太近,或靠近烧杯壁,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3)称取约60g明矾,量取60mL蒸馏水倒入100mL烧杯中,将明矾溶解于水,边搅拌边加热,加热到90℃。选择晶形规则的晶体作得为晶种,用棉线拴住,待溶液温度约下降56℃后,再将其吊在上方,使得晶体处于溶液的中心位置。30min后,就会很明显地观象到约有1cm3大小的规则的八面体结构的明矾晶体出现。在此过程中,每隔几分钟,就可以观察到晶体大小的明显变化(此方案仅作参考)

三、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汞、铯等熔、沸点很

2.同种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1)共价晶体

原子半径越→键长越→键能越→熔、沸点越,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

(2)离子晶体

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离子半径越,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如熔点:MgO>NaCl>CsCl

衡量离子晶体稳定性的物理量是晶格能。晶格能越,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沸点越,硬度越

(3)分子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越,物质的熔、沸点越;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得,H2O>H2Te>H2Se>H2S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熔、沸点越,SnH4>GeH4>SiH4>CH4

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其熔、沸点越,CO>N2CH3OH>CH3CH3

同分异构体支链越,熔、沸点越。如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H3C(CH3)2CH3

(4)金属晶体

金属离子半径越,离子电荷数越,其金属键越,金属熔、沸点就越,如熔、沸点:Na<Mg<Al

问题一 过渡晶体概念及性质

【典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62%,则不是纯粹的离子晶体,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

B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因为是偏向离子晶体的非过渡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

C是偏向共价晶体的过渡晶体,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是偏向共价晶体的过渡晶体,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

D.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有过渡型

【答案】B

【解析】A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62%,还存在共价键,则不是纯粹的离子晶体,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故A正确B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因为是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是过渡晶体而不是非过渡晶体,故B错误C均是偏向共价晶体的过渡晶体,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故C正确D.根据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分析,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有过渡型;故D正确故选B

【解题必备】纯粹的典型晶体不多,大多数晶体是它们之间的过渡晶体。

一般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如Na2O

偏向共价晶体的过渡晶体则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如Al2O3SiO2等。

P2O5SO3Cl2O7等则视为分子晶体。

【变式1-1】下列晶体中属于共价型过渡晶体的是

AAl2O3 BNa2O CNaOH D.石墨

【答案】A

【解析】AAl2O3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偏向共价晶体,可当作共价晶体处理,A符合题意BNa2O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偏向离子晶体,B不符合题意CNaOH属于离子键构成的离子晶体,C不符合题意D.石墨是混合型晶体,不属于共价型过渡晶体,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变式1-2】下列关于过渡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属于过渡晶体

BSiO2属于过渡晶体,但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

C.绝大多数含有离子键的晶体都是典型的离子晶体

DNa2O晶体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100%

【答案】B

【解析】A.石墨为混合晶体,只含一种物质,不属于过渡晶体,故A错误BSiO2属于过渡晶体,但性质上更偏向共价晶体,故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故B正确C.大多数含有离子键的晶体不是典型的离子晶体,而是过渡晶体,故C错误D.金属性越强,氧化物中离子键的百分数越大,电负性相差越大,离子键百分数越大,与电负性有关,Na2O晶体中离子键的百分数是62%,故D错误故选:B

问题二 混合晶体结构及性质

【典例2】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如图)。以下有关石墨晶体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石墨中的C杂化;②石墨是混合晶体;③每个六元环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2个;④石墨熔点、沸点都比金刚石低;⑤石墨中碳原子数和C—C键之比为12;⑥石墨和金刚石的硬度相同;⑦石墨层内导电性和层间导电性不同;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②③⑦ 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石墨层内为平面结构,因此石墨中的Csp2杂化,错误石墨中存在范德华力和共价键,还有金属键的特性,故石墨晶体兼有共价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特征,属于混合晶体,正确每个六元环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2,正确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的高,错误石墨中每个碳原子成3个共价键,因此石墨中碳原子数和C-C个数之比为2:3,错误石墨质软,金刚石的硬度大,错误石墨层内存在大π键,电子能自由移动,能够导电,而在层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因此层内和层间导电性不同,正确故选:C

【解题必备】1.混合晶体的概念:晶体内同时存在若干种不同的作用力,具有若干种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2.石墨晶体的性质:

1)熔点很高(层内碳原子之间全部为共价键,共价键能大);

2)质软(具滑腻感)(原因:层与层之间依靠范德华力结合,范德华力小,层之间易于断开滑动);

3)易导电(原因:石墨层中每个碳原子未杂化的平行P轨道上的电子形成离域大π键,其电子可在层内运动,成为自由电子)。

【变式2-1】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有白色石墨之称,具有电绝缘性,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硬度可媲美钻石,常被用作磨料和刀具材料。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关于两种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六方相氮化硼属于混合晶体,其层间是靠范德华力维系,所以质地软

B.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C.六方氮化硼不能导电是因为其层结构中没有自由电子

D.相同质量的六方相氮化硼和立方相氮化硼所含共价键数不相同

【答案】B

【解析】A.六方相氮化硼与石墨晶体相同,属于混合晶体,其层间是靠范德华力维系,所以质地软,A正确;B.立方相氮化硼含有共价键和配位键,为σ键,所以硬度大,B错误;C.石墨层内导电是由于层内碳原子形成大键,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而六方氮化硼不能导电是因为其层结构中没有自由电子,C正确;D.六方相氮化硼中每个原子合1.5条键,而立方相氮化硼中每个原子合2条键,则相同质量的六方相氮化硼和立方相氮化硼所含共价键数不相同,D正确;答案为B

【变式2-2】下列有关石墨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石墨晶体导电,所以它是金属晶体

B.由于石墨的熔点很高,所以它是原子晶体

C.由于石墨质软,所以它是分子晶体

D.石墨晶体是一种混合晶体

【答案】D

【解析】石墨能导电、熔沸点高、质软,是因为其晶体结构中既有金属键,又有共价键,还有范德华力,因此它是一种混合晶体。答案选D

问题三 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典例3】下列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ASiO22 BCCl44 CHF>HI DNaCl

【答案】C

【分析】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含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同种类型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解析】ASiO2为原子晶体,CO2为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顺序为:SiO2CO2,故A错误BCCl4CF4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正确顺序应为:CCl4CF4,故B错误CHFHI都为分子晶体,HF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则熔沸点较高,所以顺序为:HFHI,故C正确DNaCl是离子晶体,HCl是分子晶体,则熔沸点顺序为:NaClHCl,故D错误故选C

【解题必备】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同种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1)共价晶体

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

(2)离子晶体

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NaCl>CsCl

衡量离子晶体稳定性的物理量是晶格能。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3)分子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得高,H2O>H2Te>H2Se>H2S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SnH4>GeH4>SiH4>CH4

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CO>N2CH3OH>CH3CH3

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如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H3C(CH3)2CH3

(4)金属晶体

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Na

【变式3-1】下列分子晶体中,关于熔、沸点高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ACl2I2

BSiCl4CCl4

CNH3PH3

DC(CH3)4CH3CH2CH2CH2CH3

【答案】C

【解析】A.氯气和碘分子结构相似,均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因此熔、沸点:Cl2I2,故A错误B.四氯化硅与四氯化碳分子结构相似,均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因此熔、沸点:SiCl4CCl4,故B错误C.氨气和磷化氢分子结构相似,均属于分子晶体,但是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熔、沸点高,所以熔、沸点:NH3PH3,故C正确D.两种有机物分子式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关系,分子中支链少的熔、沸点高,因此熔、沸点:C(CH3)4CH3CH2CH2CH2CH3,故D错误故选C

【变式3-2】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B

C D.金刚石>生铁>纯铁>

【答案】C

【解析】A.它们均是共价晶体,熔、沸点与键长成反向关系,因为键长:,所以熔、沸点:金刚石>二氧化硅>碳化硅>晶体硅,A错误B.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所以溶、沸点:B错误C.一般的离子晶体的溶、沸点大于分子晶体,氧化镁和氧化钠均是离子晶体,镁离子电荷数大于钠离子、半径小于钠离子,因此氧化镁中晶格能大于氧化钠,熔沸点:氧化镁大于氧化钠,氧气和氮气均是分子晶体,氧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熔沸点较高,因此熔沸点的大小:C正确D.金刚石是共价晶体,熔沸点最高,合金熔沸点比成分金属低,因此纯铁熔沸点高于生铁,钠的熔沸点最低,所以熔沸点:金刚石>纯铁>生铁>钠,D错误;故选C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因为是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

B.由于石墨晶体导电,所以它是金属晶体,又由于它熔点很高,所以它是共价晶体,故石墨晶体属于混合晶体

C.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有过渡型

D.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还有范德华力,是一种混合晶体

【答案】B

【解析】A.一般电负性差值大于1.7为离子键,电负性差值小于1.7为共价键,Na2O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因为Na2O是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A正确B.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和范德华力,所以是混合晶体但不属于金属晶体,B错误C.根据微粒间的作用力分析,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有过渡型,C正确D.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和范德华力,是一种混合晶体,D正确故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中离子键的百分数逐渐增大

B.大多数晶体都是过渡晶体

C.过渡晶体是指某些物质的晶体通过改变条件,转化为另一种晶体

D是纯粹的离子晶体,是纯粹的共价晶体

【答案】B

【解析】A.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与氧元素的电负性差值逐渐减小,则最高价氧化物中离子键的百分数逐渐减小,A错误B.纯粹的典型晶体不多,大多数晶体是四类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B正确C.过渡晶体是介于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之间的过渡状态,C错误D都不是纯粹的典型晶体,而是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D错误故选B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鉴别晶体与非晶体

B.混合晶体是混合物

C.等离子体是一种呈电中性的物质聚集体,其中含有带电粒子且能自由运动

D.纳米晶体具有不同于大块晶体特性的原因是晶体的表面积增大

【答案】B

【解析】A.构成晶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晶体的这一结构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反映出来,因此,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鉴别晶体与非晶体,故A正确B.石墨是混合晶体,石墨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C.等离子体是一种呈电中性的物质聚集体,其中含有带电粒子且能自由运动,使等离子体具有导电性,故C正确D.纳米晶体的特殊性质原因之一是它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故D正确B

4.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大小相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铝

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Cs是逐渐增大的

C.金属镁的熔点大于金属钠

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

【答案】C

【解析】A、镁离子比铝离子的半径大而所带的电荷少,所以金属镁比金属铝的金属键弱,熔、沸点和硬度都小,A错误B、从LiCs,离子的半径是逐渐增大的,所带电荷相同,金属键逐渐减弱,熔、沸点和硬度都逐渐减小,B错误C、因离子的半径小而所带电荷多,使金属镁比金属钠的金属键强,所以金属镁比金属钠的熔、沸点和硬度都大,C正确D、因离子的半径小而所带电荷相同,使金属镁比金属钙的金属键强,所以金属镁比金属钙的熔、沸点和硬度都大,D错误答案选C

5.下列各组物质的熔、沸点高低只与范德华力有关的是(    )

ALiNaKPb BHFHClHBrHI

CLiClNaClKClRbCl DF2Cl2Br2I2

【答案】D

【解析】A.LiNaKPb的熔沸点与金属键有关,故A错误;B.HF存在氢键,故B错误C.LiClNaClKClRbCl的熔沸点与离子键有关,故C错误;D.都是分子晶体,熔化或者蒸发的时候只克服范德华力,所以熔沸点只与范德华力有关,故D正确答案选D

6.过渡晶体

(1)四类典型晶体是                        

(2)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过渡标准是化学键中      。离子键成分的      ,作为离子晶体处理,离子键成分的      ,作为共价晶体处理。

(3)Na2OMgOAl2O3SiO2P2O5SO3Cl2O7七种氧化物中从左到右,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越来越小,其中作为离子晶体处理的是                ;作为共价晶体处理的是                   ;作为分子晶体处理的是                      

【答案】(1)分子晶体    共价晶体     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2)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    百分数大     百分数小

(3)Na2OMgOAl2O3SiO2P2O5SO3Cl2O7

【解析】四类典型晶体是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过渡标准是化学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大,作为离子晶体处理,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小,作为共价晶体处理。

1.黑鳞的晶体结构是与石墨类似的层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磷晶体中片层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B.黑磷与白磷均可导电

C.黑磷晶体的熔沸点比白磷高 D1 mol黑磷晶体中含有1.5 mol P-P

【答案】B

【解析】A.由黑鳞的晶体结构是与石墨类似的层状结构,为混合型晶体,片层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A正确B.白磷为分子晶体,黑磷结构与石墨类似为混合型晶体,则黑鳞能导电、白磷不导电,B错误C.黑磷结构与石墨类似为混合型晶体,其熔沸点很高,故黑磷晶体的熔沸点比白磷高,C正确D.可利用均摊法得黑磷晶体中1个磷原子形成个共价键,则1 mol黑磷晶体中含有1.5 mol P-PD正确故选B

2.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NH3的沸点比PH3的高;②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而甲醚(CH3OCH3)难溶于水;③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④水分子在高温下很稳定;⑤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⑥NH3易液化;⑦NH3分子比PH3分子稳定;⑧在相同条件下,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

A.①②③⑤⑥⑧ B.①②④⑤⑧ C.②③⑥⑧ D.①④⑥

【答案】A

【解析】因ⅤA族中,N的非金属性最强,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氨气的熔、沸点比Ⅴ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正确;因乙醇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则乙醇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甲醚与水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则甲醚((CH3OCH3)难溶于水,正确;对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之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正确;水分子高温下很稳定,其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而与氢键无关,错误;冰中存在氢键,氢键有一定的方向性。水结冰后分子间的空隙变大,故其体积变大,则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正确;NH3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易液化,正确;氮磷在同一主族,氮的非金属性大于磷所以NH3分子比PH3分子稳定,错误;H2OH2S均为分子晶体,结构相似,但前者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在相同条件下,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正确;所以①②③⑤⑥⑧正确故选A

3.下列关于物质特殊聚集状态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在某些物理性质方面具有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

B.氧化镁晶体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50%,氧化镁晶体是一种过渡晶体

C.等离子体的基本构成粒子只有阴、阳离子

D.石墨晶体属于混合晶体

【答案】C

【解析】A.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也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故A正确B.氧化镁晶体中离子键、共价键的成分各占50%,所以氧化镁晶体是一种过渡晶体,故B正确C.等离子体主要是由电子和正离子及中性粒子组成,故C错误D.石墨晶体结构是层状的,每一层原子之间由共价键组成正六边形结构,层与层之间由范德华力互相吸引,石墨晶体属于混合晶体,故D正确C

4.将SiCl4与过量的液氨反应可生成化合物Si(NH2)4。将该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高温灼烧,可得到氮化硅(Si3N4)固体,氮化硅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则氮化硅所属的晶体类型是

A.共价晶体 B.分子晶体 C.混合晶体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根据在无氧条件下高温灼烧,可得到氮化硅(Si3N4)固体,说明耐高温。氮化硅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属于共价晶体的性质,是原子晶体,选A

5.如图是石墨晶体的结构及晶胞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中存在共价键、金属键以及范德华力,因此属于混合晶体

BC-C-C的夹角:石墨<金刚石

C.石墨晶体沿片层与垂直片层方向的导电性不相同

D.石墨晶体的密度为(单位:g/pm3)ρ=

【答案】B

【解析】A.石墨中的碳原子用sp2杂化轨道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以σ键结合,形成正六角形的平面层状结构,而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2p轨道,其中有一个2p电子.这些p轨道又都互相平行,并垂直于碳原子sp2杂化轨道构成的平面,形成了大π键,这些π电子可以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上活动,类似金属键的性质;石墨层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石墨中存在共价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属于混合晶体,故A正确B.金刚石中碳原子与周围4个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键角为109°28′,而石墨中碳原子与周围的碳原子形成3C﹣C键,碳原子采取sp2杂化,键角为120°,故C﹣C键夹角大小为:石墨烯>金刚石,故B错误C.石墨晶体中片层中存在金属键,导电性较强,垂直片层方向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导电性较弱,所以石墨晶体沿片层与垂直片层方向的导电性不相同,故C正确D.石墨晶胞中C原子个数=1+2×+4×+4×+2×+2×4,晶胞体积=apm2×sin60°×2×2bpm)=a2bpm3,石墨晶体密度=g/pm3,故D正确故选:B

6.下列关于物质熔、沸点高低说法错误的是

A的熔、沸点依次降低

B熔点高

C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D.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答案】D

【解析】A.碱金属按LiNaKRbCs的顺序,半径依次增大,金属键依次减弱,熔沸点依次降低,故A正确B.这两种物质都属于离子晶体,r(O2-)r(Cl-)r(Mg2+)r(Na+)MgO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大于NaCl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所以晶格能MgONaCl,则熔沸点:MgONaCl,故B正确C.非金属性SSeTe,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2SeH2Te;这几种物质都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作用力:H2SH2SeH2Te,所以熔沸点:H2SH2SeH2Te,故C正确D.分子晶体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有关,与化学键的键能无关,故D错误故选:D

7.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能生成血红色的,则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     NOS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三氯化铁的熔点为,易溶于乙醚()等溶剂中,则其为     (填晶体类型)晶体。


word文档下载地址:https://www.123huaxue.com/hx/2025/12726.html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