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考报告(2024)》:准确把握高考的命题依据与命题逻辑

    阅读(8)

    自2014年《实施意见》颁布以来,国家有关高考综合改革和招生考试改革的文件,一致强调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为依据。与此同时,2020年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明确规定了高考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因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考查内容和考

  • 事无全败,总有收获

    阅读(5)

    “学霸,都说高三是冲刺期,可是半个学期过去了,我真的冲不动了,压力好大,每天都是重复的高压生活,我感觉自己都要崩断了。”“学霸,我好害怕明年考不上,三个月了分数也没提多少,现在每天状态好差,一想到考不好感觉就更不想学了。”“学霸,你是怎么从学渣爬起来的啊,我感觉这个过程太难熬了,找不到自己的方向。”Well well~大家高三这个阶段,有对未来的担忧、对现状的不满,甚至有点想逃避,焦虑、紧张、倦怠

  • 试卷讲评课的9个角度,值得收藏!

    阅读(17)

    在教学中,试卷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但很多教师对其重视不够,平时不去做深入的研究,讲评中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无法真正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理想效果。01把握时间,及时讲评测试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绩,情绪比较高,而且对试题及自己的解题思路印象还比较深刻,此时讲评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老师往往好长时间批不完卷,批完以后,统计分析工作又不及时,等到讲评时,学生早已把试题忘得差不多

  • 元素简介-第112号化学元素 鿔

    阅读(19)

    鿔是第112号化学元素,于1996年被合成出来,被正式命名为“Copernicium”,符号为Cn,中文译名为“鿔”。此名称是为了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Copernicus)而得名的。鿔元素最早由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GSI)西格·霍夫曼(Sigurd Hofmann)和维克托·尼诺夫(Victor Ninov)领导的研究团队在1996年合成出来。他们在重离子加速器中用高速运行的锌原子束轰

  • 元素简介-第113号元素 鉨[nǐ]

    阅读(35)

    113号元素“鿭”(字形描述:钅尔,繁体写作“鉨”,发音为nǐ,英文Nihonium),是一种不稳定的超重元素,其原子核包含113个质子和173个中子。 [1]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俄美的研究团队(俄罗斯Dubna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等)都号称发现了113号元素,并从约2005年前就开始提交国际专家进行审查。 [2]2015年12月,国际化学机构将113号元素正式认定为新元素,并将命名权授予

  • 元素简介 第114号元素 𫓧

    阅读(7)

    𫓧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学元素,其符号为Fl,原子序数为114,位于周期表p区,位于第七周期,第IVA族,属于弱金属之一。命名为Flerovium(Fl),以纪念苏联原子物理学家乔治·弗洛伊洛夫(Georgy Flyorov,1913-1990)。114号元素发现机构包括俄罗斯的杜布纳研究所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英文:Flerovium符号:Fl原子序数:114IVA族第7周期p区原子

  • 元素简介 第115号元素 镆 [mò]

    阅读(39)

    镆 [mò]镆(Moscovium),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金属元素,原子序数是115,弱金属之一。镆是元素周期表VA族中最重的元素,但由于还没有足够稳定的镆同位素,因此并未能通过化学实验来验证其特性。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将合成化学元素第115号(Mc)提名为化学新元素。该元素由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俄罗斯的科学家联合合成,他们将115

  • 元素简介-第116号元素 𫟷

    阅读(6)

    放射性金属元素𫟷(Livermorium)(鉝),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6,元素符号是Lv。一种放射性人造元素,属于弱金属之一。俄罗斯杜布纳核研究联合科研所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合作于2000年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6号元素, [1-2]从而确认了这一新元素的存在。2000年7月19日,专家首次直接在加速

  • 元素简介-117号元素

    阅读(3)

    鿬(Tennessine),化学符号Ts,原子序数是117,属于卤素之一。由于相对论性效应,化学性质(如键长)会和根据周期表上卤素的趋势推算的不同,它会拥有类金属属性,与砹相似。该元素于2010年首次成功合成,2012年再次成功合成。而以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为首的一个国际团队于2014年5月2日声明,他们利用新实验成功证实了其117号元素的存在,这一成果使得该超重元素向正式加入元素周期表更近了

  • 元素周期表中118种元素简介

    阅读(24)

    氢第1号元素氢(Hydrogen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H,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氢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无色无味无臭,是一种极易燃烧的由双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医学上用氢气来治疗疾病。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0~74.2%(氢气的体积占混合气总体积比)。氦第2号元素氦(Helium),不活泼的元素,元素符号He,为稀有气体的一种。氦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唯一

  • La元素 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阅读(19)

    镧,是一种金属稀土元素,化学符号为La,原子序数为57,原子量为138.90547,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隐蔽”。银灰色光泽,质地较软,密度6.162g/cm3,熔点920℃,沸点3464℃(常压),化学性质活泼,暴露于空气中很快失去金属光泽生成一层蓝色的氧化膜,但是它并不能保护金属,继而进一步氧化生成白色的氧化物粉末。能和冷水缓慢作用,易溶于酸,可以多种非金属反应。金属镧一般保存于矿物油或

  • 中学化学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内涵

    阅读(13)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1]。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这些粒子的结合、重组,是构成物质及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微粒观是中学化学的核心观念,是构建学科图景的重要基础。本文拟从中学化学微粒观的内涵、教育价值和构建策略三个方面,试谈中学化学微粒观的构建。1.微粒的构成观描述物质组

  • 几种常用的显色试剂的性质和用途简介

    阅读(4)

    显色试剂是一种能够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定反应,并产生有色产物的化学物质,可以用于定性或定量分析。铝试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22H23N3O9。也叫“金黄色素三羧基铵盐”。它是一种黄棕色或棕红色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铝试剂与铝离子、铁离子、铟离子、镧系元素三价离子等形成红至紫色配合物,可以用于这些金属离子的显色分析。镉试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10H12N2O8S2。也叫“二羧基二苯胺”

  • 原子分子中一些有趣的比例数字

    阅读(7)

    在所有的原子中,氢原子是最小的,其直径大约为lA,即10-8(亿分之一)cm。把一亿个氢原子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排成一个长队,这个长队也仅有1cm长。 把氢原子与乒乓球直径约为4cm放大相同的倍数会怎样?当把氢原子放大到乓球那么大时,乒乓球的直径将变为:4×4×108cm=1.6×104km,比地球(直径约为1.3×104km)还要大。把原子核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则原子的直径将变为:4×105cm =

  • 初中化学各关键知识点的学习方法

    阅读(2)

    抓住听、思、问、练四个学习环节,提高课上的吸收率,使所学知识不断地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的知识,不仅能达到懂、会,更重要的是达到透,这样你就能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培养了应变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方法初中化学学科的显著特之一是概念多,这些概念理解是否准确,掌握是否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极大。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而初三学生中对概念学习

  • 科学家是怎样观察到微小的原子世界的?

    阅读(7)

    在进入太空遨游的同时,人类也在探索着分子、原子甚至比原子还小的微观宇宙。在几代显微镜的帮助下,人的视野正在向极小的世界中无限地延伸着。17世纪,荷兰人列文胡克用他发明的光学显微镜观测到一滴水里竟含有270万个小生物,这些小生物快速地跑动着、扭动着、旋转着,使他大为惊讶。原来,一滴水也是一个复杂的小世界。显微镜吸引了不少人,在欧洲成了时兴的桌上摆设饰品,也吸引住了德国海德堡一条街上的一个“过分淘气”

  • 考好了 才有谈条件的资本

    阅读(3)

    如果你想在高考后换一部新的手机。买一台电脑,去看一次演唱会,享受一次单人旅行,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不用为写不完的作业发愁,不必再听父母的唠叨,自信地说我出去玩了。拉着恋人的手在街上疯癫并且在碰到曾经的班主任时反而拉得更紧。那么,去努力吧,至少18岁的暑假需要你。

  • 要写青春就不能只写青春

    阅读(12)

    要写朝六的晨光熹微,晚十的点点星光;要写六点的闹铃,困到不行的早自习;要写课间十分钟的梦,课上四十分钟的精力充沛;要写背不下来的古诗,写不下来的单词;要写体育课的大汗淋漓,数学课的绞尽脑汁;我们总是抱怨着这无聊且漫长的读书生活,却不知这是人生中较为轻松的时间段。没有复杂的争夺名利,没有压力山大的养家糊口,只有较为轻松的学习压力。不管未来如何,你现在都必须努力,坚持了这么久,怎么能轻易放弃?透光的玻

  • 【疑难解析】石墨变为石墨烯,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阅读(41)

    石墨变为石墨烯,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其实,是哪种变化,首先要了解石墨烯的加工过程。相信看完各位就会很清晰了。目前国际上较普遍的加工方法有以下四种:一、剥离法石墨烯其实就是单层石墨薄片。最早由科学家通过物理剥离制得。具体方法如下:1. 将所要剥离的二维材料块体层状薄片置于透明胶带上;2. 进行反复黏贴剥离该块体材料,使其变为较薄的层状薄片;3. 将胶带上层状薄片转移到目

  •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表)

    阅读(5)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名称沸点(101.3kPa)溶解性毒性液氨-33.35℃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液态二氧化硫-10.08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甲胺-6.3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二甲胺7.4是有机物和无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