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法指导-十类常考试剂的性质和用途归纳

    阅读(6)

    1.去污剂:水解呈碱性的强碱弱酸盐在生产生活中常作去污剂。工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所用去污剂多种多样,但在高考中常考查强碱弱酸盐作去污剂。这是对主干知识即盐类水解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考查。例如Na2CO3水溶液因弱酸根离子(CO32-)水解呈碱性;而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可溶性羧酸盐和甘油,从而达到去油污的目的。另外,由于强碱弱酸盐(Na2CO3)水解要吸热,温度升高,(Na2CO3)水解程度增大

  • 学法指导-浅谈中学化学中的“反常”

    阅读(9)

    教师往往会给学生总结很多化学规律和经验等,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然而经常会有学生提出一些有悖于经验规律的情况,这些反常事例背后的原因往往又是正常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性质反常1.弱酸也可制强酸我们都知道强酸可以制弱酸,比如盐酸可以和CaCO3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成CO2和水。CuCl2+H2S=2HCl+CuS↓,H2S可以制得HCl这种强酸,

  • 学法指导-常见无机代表物的性质与用途是非判断总结

    阅读(2)

    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描述判断1.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2.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3.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4.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织物漂白剂(√)5.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用于泡沫灭火器灭火(√)6.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7.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8.氢

  • “四步曲”搞定新情境下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阅读(14)

    近几年高考中的新型电池种类繁多,“储氢电池”、“高铁电池”、“海洋电池”、“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这些新型电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解析这类考题,首先要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实质仍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其次会判断正负电极(或阴阳极),明确电极反应类型,即正极还原负极氧化(或阴极还原阳极氧化),再次掌握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基本要求。该类考题万变不离其宗,在此总结相关技巧,避开繁琐的书写过程,供读者提升

  • 怎么理解自发反应,熵变和焓变呢?

    阅读(46)

    首先,什么叫自发反应?从字面上看,自发反应就是能够自动进行的反应,但确切一点应该这么说,在一定的条件下,譬如一定的温度压力的条件下,反应能够靠体系自身的力量而不借助于外力,譬如光电等能量的影响,而能够自动进行的反应叫自发反应。也就是说自发反应一定考虑到条件,因为某个条件下不是自发的反应,换了另一个条件可能就是自发的了。所以我认为对自发反应的理解有两点很关键,一个是不借助于外力靠自身的能力来进行的反

  • 化学平衡常数有没有单位?

    阅读(60)

    相对原子质量表中只有数值,那么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这一点大家都知道,相对原子质量是两个质量之比,同一个运算式子中,两个质量应为同一级单位,即都是千克或都是克,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并不是没有单位。平衡常数有一个大家族,包括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盐类水解常数和溶度积常数等等。这些常数的表中也只有数值,这些常数也可以根据式子计算出来。如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来,但是不

  • 学法指导-高考热点:百变的碳酸氢钠

    阅读(3)

    碳酸氢钠是个“小白脸”(白色细小的晶体),它很容易“生气”(与酸反应,产气速度快而多,还节省酸的用量!这一点比碳酸钠要优秀!用途是灭火剂:泡沫灭火剂。)它喜“冷”而怕“热”(溶解时吸热,温度降低,与稀盐酸反应也吸热,固体加热就分解了,用作干粉灭火剂、)注:碳酸钠固体溶于是放热的,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是吸热的。它比较“温柔”(碱性比纯碱弱,可作胃药、发酵剂)它还有点“古怪”(若不了解它的脾气,我们会经

  • 关于碳酸氢钠及其溶液的热分解拓展及复习建议

    阅读(55)

    关于碳酸氢钠及其溶液的受热分解,连同碳酸氢钙,一直是中学化学经常讨论的问题。初中有碳酸钙与碳酸氢钙之间的转换,高中有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实验。要求学生机械记忆这些知识,显然不是好办法,而且也与教学目的不符。笔者建议将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碳酸氢钙放在一起对照分析,尽可能找出原因理解,并由这四种具体物质拓展到所有含氧酸盐,解释其热稳定性。碳酸钙分解温度为800℃,而碳酸钠一般认为受热不会分解

  • 关于分子极性的认识和极性的判断方法

    阅读(18)

    分子的极性属于分子性质,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指出:“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分。┅非极性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课本没有再给出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但在思考和交流一栏中,给出了8种分子均表示出空间分布的结构式,设有3道题目,要求判断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在课后习题中同样有要求。在2007年起至今的课标卷25份理综化学试题中2007年31题B(物质结构选考题)(2)题要求

  • 分子极性如何判断?四步就能搞定!

    阅读(15)

    一、分子极性判断方法STEP1、共价键的极性判断化学键有无极性,是相对于共价键而言的。从本质上讲,共价键有无极性取决于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有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即为极性键,无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即为非极性键。从形式上讲,一般来说,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为非极性键,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为极性键。在学习共价键的极性判断时,一定要走出这样一种误区“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为非

  • 学法指导-热重分析判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组成

    阅读(125)

    (1)分析方法金属化合物的热重分析研究对象一般为各种金属含氧酸盐、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热分解过程,一般为先失水、再分解、后氧化。如CoC2O4·2H2O在空气中加热时,受热分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失去结晶水生成盐:CoC2O4·2H2O→CoC2O4。第二阶段,盐受热分解生成氧化物:CoC2O4→CoO。第三阶段,低价态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高价态氧化物:CoO→Co2O3(或

  • 学法指导-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两种方法

    阅读(2)

    (1)动态标志:v正=v逆≠0①同种物质: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②不同物质:必须标明是“异向”的反应速率关系。如aA+bBcC+dD,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静态标志:各种“量”不变①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不变。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等)不变。③温度、压强(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体积不相等)或颜色(某组分有颜色)不变。总之,若物理量由变量变成了不变量,则表明

  • 学法指导-阿伏加德罗常数NA综合考查五注意

    阅读(21)

    1.注意“标准状况”“常温常压”等外界条件巧记:见体积想条件。见物质想状态。(1)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2O、SO3、戊烷、CHCl3等。 (2)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2.注意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 (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 的数目,如Ne、D2O、18O2、H37Cl。(2)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CO2、CnH2n+2等。(3)最简

  • 学法指导-阿伏加德罗常数综合考查五注意

    阅读(6)

    1.注意“标准状况”“常温常压”等外界条件巧记:见体积想条件。见物质想状态。(1)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2O、SO3、戊烷、CHCl3等。 (2)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2.注意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 (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 的数目,如Ne、D2O、18O2、H37Cl。(2)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CO2、CnH2n+2等。(3)最简

  • 学法指导-在离子共存问题上的常见“陷阱”,做题时应引起注意

    阅读(5)

    1.警惕“颜色陷阱”若限定溶液无色,则Cu2+、Fe3+、Fe2+、CrO、MnO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2.警惕溶液酸、碱性的几种表示方法(1)表示酸性溶液的是①pH<7或c(H+)>c(OH-)或c(OH-)=10-(8~14) mol·L-1(25 ℃);②能使pH试纸显红色的溶液;③能使甲基橙显红色或橙色的溶液;④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2)表示碱性溶液的是①pH>7或c(H+)<

  • 学法指导-三氧化硫SO3的空间构型是什么?

    阅读(195)

    三氧化硫的空间构型是:三氧化硫,硫是sp2杂化,形成3个等价sp2轨道,键角120度,与氧形成一个sigma键,并且和氧原子p轨道p-π共轭形成4中心6电子的离域大π键。并无配位键。根据VSEPR理论,三氧化硫分子中δ键数是3,孤电子对数是0,所以价层电子对数是 3+0=3,空间构型:平面三角型,键角:120°。成键方式:SO3中,S元素采取sp²杂化,在竖直方向(就是没形成杂化轨道剩下的p轨道)

  • 学法指导-范德华力是化学键吗?

    阅读(4)

    范德华力不属于化学键。化学键包括共价键(包括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而范德华力属于分子间作用力,其大小远远小于化学键。范德华力和氢键都不是化学键。范德华力是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吸引力,不属于化学键,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一般来说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熔化或气化时,所克服的只是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其化学键,而离子化合物熔化时,发生电离,破坏了离子键,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 总是叫我查漏补缺,究竟怎样查缺补漏?!

    阅读(9)

    一开学就开始了学习新的知识点,而新的知识点又有许多题目需要同学们去做。这样会占用同学们很大的时间。而每一周都有新的知识点需要掌握。这样同学们就没有时间去复习旧的知识点了。在考试的时候,老师并不会只考新学的知识点,试卷上往往是新知识点穿插着旧的知识在题目中出现。由于同学们的精力都去学习新知识点了,所以会出现旧知识点的纰漏。这时,查缺补漏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01查缺补漏,查的是基础,补得是知识点 同学

  • 高中化学快速逆袭的7个秘诀,短时间提分真管用!

    阅读(11)

    秘诀1:弄清暗礁在哪查找原因,避免急躁化学成绩不理想,首先要找到根本原因。是常用的公式、概念没记住,基本解题方法没有熟练掌握,还是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如摩尔定律、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差量法、守恒法、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相关计算等。如果是高中阶段化学的核心内容,有一个弄不清楚,就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几个弄不清楚,就可能听不懂化学课。找准疏漏之处,赶紧弥补。有疑问的地方

  • 高考化学想要成绩稳定,首先得背过这些流程题,多考十分就很有用

    阅读(1)

    1.增大原料浸出率(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多少)的措施:搅拌、适当升高温度、延长浸出时间、增大浸出液的浓度、固体粉碎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固体的焙烧效率方法:增加氧气的量、固体充分粉碎、逆流焙烧、适当升温等。2.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一般是有利于生成物生成的方向)移动。3.温度不高于××的原因:适当加快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会造成(如浓硝酸)挥发//(如H2O2、NH4HCO3)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