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核外电子按能量不同分成能层。
(2)电子的能层由内向外排序,其序号、符号以及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及能层的能量与能层离原子核距离的关系:
即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越高,离原子核越远
(3)能层数量规律: ①每一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2n2个。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③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4)能层能量规律: ①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能层上,然后由内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层。②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越高。③能量的高低顺序为E(K)<E(L)<E(M)<E(N)<E(O)<E(P)<E(Q)。
2.能级
(1)定义:同一能层的电子,还被分成不同能级。
(2)表示方法:分别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s、p、d、f 等表示。
(3)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表:
(4)能层与能级的有关规律
①能级的个数=所在能层的能层序数
②能级的字母代号总是以s、p、d、f排序,字母前的数字是它们所处的能层序数,它们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自然数中的奇数序列1,3,5,7…的2倍。即s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p级最多容纳6个电子,d级最多容纳10个电子,f级最多容纳14个电子
③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例如,1s、2s、3s、4s…能级最多都只能容纳2个电子。
④每一能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
⑤各能级所在能层的取值:ns(n≥1);np(n≥2);nd(n≥3);nf(n≥4)。
⑥能级能量大小的比较:先看能层,一般情况下,能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再看同一能层各能级的能量顺序为:E(ns)< E(np)<E(nd)< E(nf) ……
⑦不同能层中同一能级,能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例如:E(1s)< E(2s)<E(3s)
⑧不同原子同一能层,同一能级的能量大小不同。例如:Ar的1s能级的能量≠S的1s能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