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案】15.初高中化学衔接——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
考点一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实验室制备气体应从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气体贮存三个方面考虑。1.制取气体的原理: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药品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则;①科学性,必须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所需气体。②反应条件不能太苛刻,反应速度要适中,便于实验室操作,且也比较容易收集。③价格要便宜2.制取气体的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所需的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如:(1)药品状态为固—固,且反应需要加热的
-
【学案】16.初高中化学衔接——溶解度计算
第一部分: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溶解溶质达饱和,所溶解溶质的质量称为溶解度。溶解度单位是g。若溶质是气体,则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溶剂溶解溶质达饱和时,所溶解的气体的体积。(单位是:L/L)知识点2:掌握溶解度有关计算第二部分:教材分析和处理建议初中教材要求: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高中要求:结合物质的量教学,进行有关溶解度计算建议:补充溶解度
-
【学案】17.初高中化学衔接——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初高中化学衔接——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考点整合︱考点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是指为达到一定的实验目的,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为实验制定出合理的流程或方案。实验设计,作为一类题型,常常是在限定实验仪器和药品的条件下,要求完成一个或几个实验片段,或在已完成了部分实验的基础上,补足未尽步骤。解答实验设计题时,必须遵循“四性”:科学性、可行性、规律性、创新性。即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结论
-
【学案】18.初高中化学衔接——水及常见溶液
课标要求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4.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5.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 的简单计算。7.了解结晶现象。8.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来源:学,科,网Z,X,X,K]9.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0.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
-
【学案】19.初高中化学衔接——酸、碱、盐的反应
初高中化学衔接——酸、碱、盐的反应【课程目标】1. 了解酸碱盐的概念。2. 掌握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转化规律。【学海导航】1.基本概念(1)酸:电解质在水溶液下能够电离,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注意:工业三强酸中,浓盐酸和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沸点比较低,而浓硫酸则是高沸点的酸,难挥发。但浓硫酸有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并且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使用和稀释浓硫酸时要十分小心
-
【学案】21.初高中化学衔接——探究氧化物、酸、碱、盐间的相互关系
初高中化学衔接——探究氧化物、酸、碱、盐间的相互关系1、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1)酸碱指示剂和溶液pH,① 酸碱指示剂:能与酸或碱溶液反应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石蕊和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在溶液中的变色情况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酸性溶液红不变色不变色红红中性溶液不变色不变色紫紫绿碱性溶液蓝红蓝红蓝②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石蕊、酚酞等酸碱指示剂只
-
【学案】22.初高中化学衔接——探索化学变化的奥秘
一、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按照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类别与种数的多少,化学反应可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类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特征多变一一变多① 反应物、生
-
【学案】23.初高中化学衔接——碳和碳的化合物
初高中化学衔接——碳和碳的化合物课标要求1.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3.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4.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中考导向[来源:学科网]碳及其化合物部分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已经成为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C60、碳纳米管等新发现的碳单质常作为命题的素材,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及相关计算。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以及用实验方法探究其
-
【学案】24.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的检验与推断
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的检验与推断︱考点整合︱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方法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两种,他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的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鉴定通常是指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 鉴别通常是指对分别存放的
-
【学案】25.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分类及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分类及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课程目标】1.认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并学会区别物质的类别。2.学会判断酸、碱、盐等各类化合物。3.理解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依据。【学海导航】一.物质的分类
-
【学案】26.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特点,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能熟练写出1-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2、初步学会根据元素的电子层结构特征,进行元素性质的初步判断;了解原子和离子的区别,较熟练书写常见离子的符号和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3、初步了解元素化合价的概念,熟悉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熟悉常见原子团的符号;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初步
-
【学案】27.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以O2、H2、C、S、P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Fe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CO、CO2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Fe2O3 、CuO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等。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即八圈图)。 1. 各类物质相同转化关系图(俗称八圈图)
-
【学案】28.初高中化学衔接——氧化物-对比学习过氧化钠
初高中化学衔接——氧化物-对比学习过氧化钠第一部分: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了解氧化物分类 (按性质分) 知识点2. 理解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酸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包括: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如:CO2、SO2、SO3、SiO2、P2O5等。[来源:学_科_网]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包括: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Fe2O3、CuO、
-
【学案】29.初高中化学衔接——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差量法
初高中化学衔接——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差量法第一部分: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理解差量计算的原理 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我们甚至把“差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中的一种特殊产物。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一般说来,化学反应前后凡有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密度差、压强差等差量都可用差量法求解。知识点2: 掌握差量法的适
-
【学案】31.初高中化学衔接——原子结构
初高中化学衔接——原子结构【课程目标】一、 原子结构1、理解原子的概念。2、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3、理解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4、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二、化合价1、了解化合价的概念及含义。2、掌握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3、能够根据化学式计算或判断某元素的化合价。4、能够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
-
【学案】32.初高中化学衔接——质量守恒法、原子守恒法等在中学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初高中化学衔接——质量守恒法、原子守恒法等在中学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第一部分: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 理解守恒法解题的基本原理守恒法解题的基本原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 第二部分:教材分析和处理建议初中课标 未作要求[来源:学_科_网Z_X_X_K]高中课标
-
【课时作业】12:2.2.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word版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10小题)1. (1分)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Cl2时,有如下操作:①连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MnO2粉末;④从装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⑤将多余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⑥用向上排气收集氯气。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⑥⑤ B. ③④②①⑥⑤ C. ①④③②⑥⑤ D. ①③④②⑥⑤2. (1分)向稀硝酸酸化的某溶液中滴加AgNO3
-
【学案】23-24版:提升课时1 离子反应的应用(创新设计)word版含答案
离子反应的应用学习目标 1.通过认识物质分离、提纯与鉴别中的离子反应及离子推断中的知识应用,初步掌握物质分离、提纯与鉴别的原理与方法,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2.结合生产、生活中污水处理中离子反应知识的应用,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提升点一 离子反应在物质分离与提纯中的应用 [情境素材]粗盐通过简单的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后得到的盐中仍然会有
-
【精品练习】考查离子反应的三大热点题型 word版含答案解析
考查离子反应的三大热点题型[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题目限定条件,建立正确解答离子共存问题的思维模型。2.熟知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常见的错误,学会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方法。3.掌握离子推断题的解析方法。一、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1.判断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的请说明理由。
-
【作业】第20练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应用word版含答案解析
【第1题(作业20 第20练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应用)】实验室既可用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Cl2,也可用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备Cl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KMnO4的氧化性比MnO2的强B. 制备Cl2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只需要使用氧化剂与还原剂C. 用排气法收集Cl2时,不需要利用其他试剂就能确定集气瓶中已收集满D. 制备等质量的Cl2,消耗MnO2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