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高中化学衔接——质量守恒法、原子守恒法等在中学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1 理解守恒法解题的基本原理
守恒法解题的基本原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
第二部分:教材分析和处理建议
初中课标 未作要求[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高中课标[来源:学科网ZXXK]
守恒法解题是高中化学计算中的常用解题方法
建议
在高中化学计算中渗透守恒法解题
第三部分教案示例 守恒法解题
知识目标 掌握守恒法解题
能力目标 识别能用守恒法解决的问题[来源:学科网]
情感目标 体验守恒法解题的快捷性
教学方法 练习归纳
教学过程
[引入]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
(一) 质量守恒法
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例题】1500C时,碳酸铵完全分解产生气态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A)96倍 (B)48倍 (C)12倍 (D)32倍
【分析】(NH4)2CO3=2NH3↑+H2O↑+CO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和气体的质量等于碳酸铵的质量,从而可确定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 ,混和气体密度与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比为12 ,所以答案为C [来源:Zxx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