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高中化学“双减“作业新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豆腐的制作

章节: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料 日期: 类别: 教材:

123化学网

高中化学“双减“作业新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豆腐的制作

实践活动——豆腐的制作

实践活动——豆腐的制作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豆腐及其制作的相关知识,如成分、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营养价值等。

2.体会豆腐制作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加深胶体和蛋白质的性质及相关实验的理解。

3.体会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提高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

二、活动背景:

随着大众保健意识的提⾼,⾖腐已经成为中国家庭餐桌上最常见的菜肴。⾖腐营养丰富,含有⼈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了解⾖腐的制作过程,可以更加明白即使再小的一件事、一个工程,也有着其严格的流程、时间限制和⼯作安排。

三、活动形式

独立完成,或者多人自愿组队完成。

四、实验步骤

1.挑选黄豆:把购买回来的黄豆,先放入一个盆中用手把杂质和霉烂变质的黄豆挑选出来,不能让其混杂在好的黄豆中间。

2.浸泡黄豆:用水浸泡黄豆,把黄豆浸泡充足长的时间(6小时左右),目的是提升出浆率。

3.打豆浆:使用豆浆机将浸泡后的黄豆打成豆浆(渣),然后用热水稀释豆浆渣。

4.过滤:因为一般的豆浆机打磨的豆浆可能不够碎,所以还需用纱布网过滤豆渣,过滤豆浆是个体力活,需要手疾眼快,过滤后的豆浆才有可能达到做豆腐的要求。

5.煮豆浆:用一个大的锅把过滤后的豆浆煮开,在煮的过程中要搅拌,避免煮糊了豆浆,豆浆要煮至沸腾,生成很多泡沫,泡沫的多少也是判断豆浆是否煮好的标志之一。豆浆煮好后出锅加糖即可食用。

6.点浆:控制温度在80 ℃左右,慢慢加入卤水,用勺子上下翻动搅拌出现80%絮状时停止加卤水,静置2025 min,使豆浆凝固成块。

7.压榨成型:先将凝固的豆浆放在一个四方形的槽中,槽中铺好一张大小合适的纱布,豆浆放入后把纱布包好,然后在上面用石头或者水桶等重物压好,使其去掉多余的水分,豆浆慢慢变成豆腐块。(40min—1h

五、思考

1.豆腐制作基本原理是_______


 

2.煮浆点浆过程中,加入卤水可以是_______,原理是_______

六、展示、评价成果

1、分享自己或者小组制作的豆腐,品尝其他同学或者小组的豆腐,并对不同卤水的豆腐口感做出评价

2、没有制作出豆腐的小组思考失败原因及改进方式

3、教师评价

 

参考答案:

1.豆腐的原料黄豆富含蛋白质,经水浸、磨浆、除渣、加热得到蛋白质的胶体,向胶体中加入盐卤(MgCl2CaSO4)的水溶液,可以中和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蛋白质分子凝集成块,再压制成形成为豆腐

2     做豆腐的卤水有盐卤和石膏,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家里也可以用白醋点豆腐     原理都是使蛋白质发生聚沉

资料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