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导学案
第二节 电解池
第一课时 电解池
【学习目标】
1.掌握电解池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阴阳极反应类型等应用;
2.理解离子移动和电极反应过程,包括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电极反应的微观解释;
3.培养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注重实验操作规范;
4.通过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对电解池的理解和记忆;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即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在阴阳两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这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电化学知识。
难点:掌握阴、阳极反应过程:电解池的阴阳极反应复杂,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书写。
【课前预习】
旧知回顾
二次电池(铅酸蓄电池)
1.二次电池又称可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是一类放电后可以再充电而反复使用的电池。
2.铅酸蓄电池的构成;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深灰色所示的正极板,板上覆盖有二氧化铅。浅灰色所示的负极板上覆盖有铅单质。硫酸作为电解质溶液。
2.正负极分判断: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是Pb,正极材料是PbO2。
3.二次电池的充电规律
a.充电时电极的连接:充电的目的是使电池恢复其供电能力,是原电池的逆反应,因此负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得电子,称阴极,正极接电源的正极后作阳极。
b.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同一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在充电与放电时,形式上恰好是相反的;同一电极周围的溶液,充电与放电时pH的变化趋势也恰好相反。
4.图解二次电池的的工作原理
5.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①放电时的反应
负极:Pb(s)+SO4(2-)(aq)-2e-===PbSO4(s);
正极:PbO2(s)+4H+(aq)+SO4(2-)(aq)+2e-===PbSO4(s)+2H2O(l)。
总反应式:Pb(s)+PbO2(s)+2H2SO4(aq) ==2PbSO4(s)+2H2O(l)
②充电时的反应
阴极:PbSO4+2e-===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