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解析】石墨变为石墨烯,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分类:化学资讯 日期:

石墨变为石墨烯,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其实,是哪种变化,首先要了解石墨烯的加工过程。相信看完各位就会很清晰了。
目前国际上较普遍的加工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剥离法

石墨烯其实就是单层石墨薄片。最早由科学家通过物理剥离制得。具体方法如下:

1. 将所要剥离的二维材料块体层状薄片置于透明胶带上;
2. 进行反复黏贴剥离该块体材料,使其变为较薄的层状薄片;

3. 将胶带上层状薄片转移到目标基底(SiO2/Si等)上,静止一段时间后将胶带缓慢剥离,使材料置留在目标基底上。


二、氧化石墨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是通过使用硫酸、硝酸、高锰酸钾、双氧水等氧化剂将天然石墨氧化,增大石墨层之间的间距,制得氧化石墨(Graphite Oxide)。然后再通过物理剥离、高温膨胀等方法对氧化石墨粉体进行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石墨烯氧化物中的含氧官能团破坏了石墨烯的共轭π键和结构,使其导电能力大幅度下降,最后要通过还原剂还原得到导电性较好的石墨烯(RGO)。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产量高,但是产品还有不必要的杂质。氧化还原中使用硫酸、硝酸等强酸,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又必须使用大量的水进行清洗,带来较大的环境污染。


、气相沉淀法

化学气相沉淀是将甲烷、乙醇等含碳氢化合物通入到高温加热的金属基底Cu、Li的表面,反应一定的时间以后进行冷却。由于分子要先分成原子再重新结合,就会产生游离态的碳原子,冷却的过程便会在基底表面形成单层或多层的石墨烯。

四、碳化硅外延法

SiC外延法是通过在超高真空的高温环境下,使SiC中的硅原子脱离,剩下的C原子通过重组形式,从而得到基于SiC衬底的石墨烯。这种方法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石墨烯,但是这种方法对设备要求较高。

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应该明白了吧?石墨变为石墨烯,依据加工方法不同,既有可能是物理变化,也有可能是化学变化。而且从原理上看,这些过程并不复杂,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条件的限制,批量生产并不容易!


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