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习知道与目标】
1 认真阅读教材 18--21页,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几种形式和历史意义。
2.复习必修一元素周期表结构,周期,族的划分和表示方法。
3.熟背构造原理,知道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和元素周期表分区的关系。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分区、周期和族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价值。
核心素养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认识原子结构及价层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建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与周期表中周期、族、分区划分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深层关联
【预习案】
1.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
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证明原子序数即 。随后元素周期律表述为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递变。元素的这一按其原子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称为 。元素周期表是呈现元素周期系的表格。元素周期系只有 ,元素周期表 。
2.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根据构造原理得出的核外电子排布,可以解释元素周期系的基本结构。例如,可以解释元素周期系中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第一周期从1s1开始,以1s2结束,只有两种元素。其余各周期总是从ns能级开始,以np结束,而从ns能级开始以np结束递增的核电荷数(或电子数)就等于每个周期里的元素数,具体数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