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限时微模拟训练“3+2”模拟练(十)
CO2制备二甲醚,可充分利用碳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该工艺主要涉及以下反应。反应a:CO2(g)+3H2(g)CH3OH(g)+H2O(g)ΔH1<0反应b:2CH3OH(g)CH3OCH3(g)+H2O(g)ΔH2>0在不同的压强下,按照n(CO2)∶n(H2)=1∶3投料比合成甲醇,实验测定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
【练习】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限时微模拟训练“3+2”模拟练(十一)
一、 选择题1.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灼烧海带时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蒸发皿、泥三角B.向含I-溶液中加入H2O2和稀硫酸时发生反应:2I-+H2O2+2H+===I2+2H2OC.步骤①是过滤,可将海带灰中的硫酸盐、碳酸盐等与含I-溶液分离D.步骤②是蒸发,可将单质从I2的CCl4溶液中提取出来2.Mg3N2常用于制备其他高硬度、耐高温的氮
-
【练习】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限时微模拟训练“3+2”模拟练(十二)
一、 选择题1.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直接生成YB.X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C.硫化氢与X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N可由其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2.氨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制药等领域,一种新型合成方法如下。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属于人工固氮B.标准状况下,反
-
【练习】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限时微模拟训练“3+2”模拟练(十三)
一、 选择题1.药物结构的修饰有助于新药的开发与利用。由青蒿素可以获得双氢青蒿素,其变化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均能发生水解反应B.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C.该过程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变为sp3D.与青蒿素相比,双氢青蒿素具有更好的水溶性,疗效更佳2.室温下,用Na2SO3溶液吸收SO2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Ka1(H2SO3)=1.54×10-2
-
【练习】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限时微模拟训练“3+2”模拟练(十四)
一、 选择题1.类比迁移的思维方法可以推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下列类比迁移结果正确的是()A.NH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则PCl3分子的空间结构也为三角锥形B.NaCl与浓硫酸共热可制HCl,则NaI与浓硫酸共热可制HIC.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乙二酸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将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生成NaHCO3,则将少量CO2通入
-
【练习】202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限时微模拟训练“3+2”模拟练(十五)
一、 选择题1.中国是稀土大国,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主要存在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暗,能与水反应,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8(136)Ce、58(138)Ce、58(140)Ce互为同位素B.可通过电解Ce(SO4)2溶液制得金属铈C.铈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e+2Cu2+===2Cu+Ce4+D.CeO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1《电化学装置分析》(解析版)
技法01原电池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解题技巧(1)原电池装置的分析方法①判断电极:负极:活泼金属、燃料、还原性物质等,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正极:较活泼金属、O2、氧化性物质等,物质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②电极反应:负极:还原剂-ne-—→氧化产物;正极:氧化剂+ne-—→还原产物。③电子移动: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正极。④离子移动: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盖斯定律的应用》(解析版)
盖斯定律是指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盖斯定律的应用在于可以根据已准确测定的反应热来求知实验难测或根本无法测定的反应热,可以利用已知的反应热计算未知的反应热。该类试题主要以生产、生活、科技和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盖斯定律的计算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运算能力。解答该类题目不仅要清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要求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1《四大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解析版)
水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常数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Ka或Kb)、水的离子积常数(Kw)、盐类的水解常数(Kh)、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但其核心领域是化学平衡常数(K),四大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及计算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四大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及计算通常在化工流程及反应原理中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学生数据分析及计算能力。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2《工艺流程中陌生方程式的书写》(解析版)
非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分步法书写非氧化还原方程式陌生的非氧化还原反应主要为复分解反应,抓住复分解反应条件推断产物,结合盐类水解、酸碱强弱综合分析。这类复杂的化学反应可以采用分步思考,例如,碳酸钠、氢氟酸和氢氧化铝混合物在高温下反应制备冰晶石,可以分三步理解:Al(OH)3+3HF=AlF3+3H2O,Na2CO3+2HF=2NaF+CO2↑+H2O,AlF3+3NaF=Na3AlF6。加合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2《化学反应机理图像分析》(解析版)
基元反应和过渡态理论1.基元反应(1)大多数的化学反应往往经过多个反应步骤才能实现,其中每一步反应都称为基元反应。(2)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对于基元反应aA+bB===gG+hH,其速率方程可写为v=k·ca(A)·cb(B)(其中k称为速率常数,恒温下,k不因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变化),这种关系可以表述为基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以其化学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成正比。2.反应机理基元反应构成的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2《化学平衡的计算》(解析版)
模型3“原子守恒法”计算模型第一步析物质①分析起始体系中投入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②分析平衡体系中的物质及物质的量(部分物质可能已经给出物质的量)。第二步列守恒、巧计算列出不同种类原子的原子守恒关系式,解方程组,计算平衡时未知物质的物质的量。第三步找关系计算代入公式求转化率、平衡常数等。三种模型中,“三段式法”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平衡计算问题;对于反应前后分子数发生变化的单平衡体系,可以使用“差量法”,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3《工艺流程中条件控制与选择、分离和提纯》(解析版)
化工流程中条件的控制与选择1.温度的控制(常用水浴、冰浴或油浴)(1)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溶解速率;促进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除杂,除去热不稳定的杂质,如NaHCO3、Ca(HCO3)2、KMnO4、NH4Cl等物质;使沸点相对较低或易升华的原料汽化。(2)降温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放热方向)移动;使某个沸点较高的产物液化,使其与其他物质分离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3《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分析》(解析版)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像题的呈现方式变得越来越新颖,如试题中涉及的图像已不仅仅是速率与简单的化学平衡,研究体系也已不是单纯的气相体系,往往根据实际工业生产,更多的是研究复杂液相反应体系,坐标参数也不再局限于时间、温度、压强、速率、转化率、百分含量,而是有更多的变量,像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分压或离子浓度的对数或负对数等,分析投料比、转化率、产率的变化。多变量图象题是高考考查的一个方向和趋势,它是指在一个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3《平衡图像原因解释》(解析版)
图像题的一般分析思路1.图像题的一般分析思路(1)仔细审题审明各物质的状态(有无固体、液体),明确气体分子数的变化(变大、变小或不变),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2)观察图像一看面:观察纵坐标(外界条件、时间等)和横坐标(反应速率、平衡转化率、含量等)。二看点:分析重要的点(起点、拐点、终点)的含义。观察重要的点;三看线:观察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五看量的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4《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相关计算》(解析版)
电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基本概念,也是近年来高考化学的持续热点,在复杂、陌生、新颖的研究对象和真实问题情境下,体现了对电化学知识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近年高考中对电化学的考查出现了新的变化,以装置图为载体来考查电化学的相关知识,成为近年高考的新亮点,考查的关键能力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图示电化学装置中提取有效信息,判断装置种类、辨别电极名称等;二是分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4《电解质溶液图像分析》(解析版)
主要内容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移动影响规律及应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电离平衡常数、pH、Ksp 的计算,中和滴定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等。溶液中的三大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早已成为高考化学中的热点内容。常见的题型是选择题,也有填空题,题目设计新颖灵活,综合性强,注重考査考生的读图识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的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4《化工流程题解题策略及答题规范》
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1.审读试题三步骤(1)读题干——明确原料成分和生产目的。(2)读流程——分析明确流程转化原理和目的。(3)读设问——明确所答问题,答什么。2.破题关键(1)看原料:明确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所需的材料。(2)看目的:把握题干中的“制备”或“提纯”等关键词,确定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的目的。(3)看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4)看三线:主线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5 元素“位-构-性”推断(解析版)
选择题中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内容的考查形式多样,有拼盘式的选项正误判断,有给出物质的结构或相关方程式来分析、判断,有晶胞分析,还有常规的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应用等。关于元素推断类题目,命题形式没有大的变化,主要变化是将选修模块内容融入到了元素推断当中,像第一电离能、电负性、核外电子排布、杂化类型、化学键类型、键角等知识内容是常考内容。总体而言,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推断的选择题在高考中所占分值
-
【学案+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模板06 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解析版)
混合型晶体——石墨晶体 ①同层内,碳原子采用sp2杂化,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平面六元并环结构。所有碳原子的p轨道相互平行且相互重叠,使p轨道中电子可在整个平面中运动②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相结合③石墨的二维平面结构内,每个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2p电子,它的原子轨道垂直于碳原子平面④石墨晶体中C原子数与C—C数之比为2∶3,即12g石墨晶体中含1.5NA个C—C共价键⑤石墨的典型物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