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把关练】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阅读(298) 类型:() 适用教材:()

    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反应的物质是()A.CaO B.K2CO3C.CaCO3 D.CO22.下列工艺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蚕丝纺织C.瓷器烧制 D.高炉炼铁3.某同学要在图示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 【课时把关练】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阅读(206) 类型:() 适用教材:()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①Ba(OH)2:_________________②HNO3:____________________③Na2CO3:__________________9.NaHSO4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它溶于水时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酸性。NaHSO4受热熔化时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离子。试回答下列问题:(1)NaHSO4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有什么不同?(用电离方

  • 【课时把关练】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阅读(233) 类型:() 适用教材:()

    下列各组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钡与硝酸 B.BaCl2与Na2SO4;Ba(OH)2与H2SO4C.Na2CO3与硝酸;NaHCO3与硝酸 D.石灰石与硝酸;石灰石与硫酸9.在图(Ⅰ)所示的装置中,烧杯中盛放的是Ba(OH)2溶液,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某种溶液A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趋势如图(Ⅱ)所示。

  • 【课时把关练】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阅读(143) 类型:() 适用教材:()

    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有氧的得失B.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C.实现Fe2+―→Fe3+的变化过程一定是还原反应D.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2.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CO2↑+H2OB.Fe+CuSO4===Cu+FeSO4C.Fe2O3+3CO2Fe+3CO2D.2Cl2+2

  • 【课时把关练】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阅读(191) 类型:() 适用教材:()

    1.下列微粒只有还原性的是()A.H+ B.Fe2+ C.Zn D.HCl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HCl―→H2 B.Mg―→Mg2+CCl-―→AgCl D.CuO―→Cu3.在下列反应中,HCl作氧化剂的是()A. NaOH+HCl NaCl+H2OB. Zn+2HClZnCl2+H2↑C. MnO2+4HCl(浓)MnCl2+

  • 【课时把关练】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阅读(193) 类型:() 适用教材:()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验钠与水反应的产物,设计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首先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煤油和几粒钠块,再从U形管高端加入水(含有酚酞),赶出空气,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 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钠的变化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U形管中溶液的颜色_______

  • 【课时把关练】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

    阅读(105) 类型:() 适用教材:()

    1.下面是比较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异同点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所得固体产物相同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都有氢氧化钠生成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或水发生化合反应D.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而氧化钠只是一种碱性氧化物2.下列反应中,反应条件与反应物用量改变时不影响其反应产物的是()A.Na+O2 B.C+O2C.CO2+Ca(OH)2D.Na

  • 【课时把关练】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

    阅读(288) 类型:() 适用教材:()

    1.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B.氯气不能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自来水常用氯气消毒,用自来水配制NaOH溶液时,溶液不会变质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A.FeCl3 B.CuCl2C.HCl D.FeCl2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氯

  • 【课时把关练】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

    阅读(118) 类型:() 适用教材:()

    5.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正确的操作是()A.取样,滴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B.取样,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取样,先加稀硫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取样,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看白色沉淀是否消失6.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A.AgNO3溶液

  • 【课时把关练】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阅读(119) 类型:() 适用教材:()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B.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C.物质的量适用于计量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D.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研究物质所含微粒集体的多少,单位为molB.物质的量把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C.1molNaCl晶体中含有NA个NaCl分子D.0.012kg

  • 【课时把关练】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阅读(241) 类型:() 适用教材:()

    1.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C.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D.气体摩尔体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由微粒间距离决定B.1mol气体的体积主要由微粒的大小决

  • 【课时把关练】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阅读(276) 类型:() 适用教材:()

    .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1的是()A.将40gNaOH溶解于1L水中B.将11.2LHCl气体通入水配成0.5L的溶液C.1molNa2O加入适量水中,配成2L溶液D.将1L10mol·L-1的盐酸与9L水混合2.实验室有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0.2mol·L-1BaCl2溶液的字样,下面对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A.配制500mL该溶液,可将0.1molBaCl2溶于500mL水中B

  • 【课时把关练】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铁的单质 铁的氧化物 、氢氧化物

    阅读(165) 类型:() 适用教材:()

    下列有关铁矿石与铁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O俗称铁红B.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与铁锈的主要成分相同C.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D.铁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Fe3O4、Fe2O3、FeO都是碱性氧化物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提供的试剂:铁屑、6m

  • 【课时把关练】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铁盐和亚铁盐

    阅读(291) 类型:() 适用教材:()

    1.苹果汁饮料中含有Fe2+,鲜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说明维生素C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2.古代中药学著述中有关“青矾”的描述为“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A.CuSO4·5H2O B.FeSO4·7H2OC.KAl(SO4)2·12H2

  • 【课时把关练】第三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合金的性质及应用

    阅读(216) 类型:() 适用教材:()

    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所有金属都能与酸反应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2.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C.金属单质都可以和酸反应置换出氢气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3..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合金是由两种

  • 【课时把关练】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阅读(204) 类型:() 适用教材:()

    1.把一小块钠放入足量水中,会发生反应:2Na+2H2O 2NaOH+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a与NaOH的质量相等B.反应中H2O和H2的质量相等C.反应中H2O和H2的质量之比为2∶1D.反应中Na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在500mL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

  • 【课时把关练】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阅读(103) 类型:() 适用教材:()

    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2.下列微粒中:①13Al3+、②、③O、④F-,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B.原子中易失去的电子能量一定最低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D.M层电子的能量比L层电子的能量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

  • 【课时把关练】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核素

    阅读(155) 类型:() 适用教材:()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A.周期表中有8个主族,8个副族B.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2种元素C.短周期元素是指1~20号元素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该元素所在的族序数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周期表中的第Ⅷ族属于副族B.第ⅠA族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第ⅡA族中无非金属元素D.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3.下列有关同位素的叙述正确的

  • 【课时把关练】第四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阅读(105) 类型:() 适用教材:()

    A.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B.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C.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D.第ⅠA族都是碱金属元素2.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K与H2O反应最剧烈B.Rb比Na活泼,故Rb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C.碱金属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所以有强氧化性D.从Li到Cs都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且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3.F、Cl和Br都是第

  • 【课时把关练】第四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阅读(213) 类型:() 适用教材:()

    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2.除第一周期外,下列关于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从左到右,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C.从左到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D.从左到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