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练8 第二章检测试卷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5·西安高一期末)安全和规范意识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叙述或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实验后未用完的钠能放回原试剂瓶
B.在实验室中,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C.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不能近距离俯视观察烧杯
D.金属钠着火时应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答案 D
解析 一般未用完的药品放到废液缸,而钠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反应,实验后未用完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中,A正确;钠与水的反应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从安全角度考虑不可近距离俯视观察烧杯,C正确;金属钠着火,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具有助燃性,使得火势更旺,故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D错误。
2.下列物质中,常温下不能与水反应的是( )
A.氯气 B.Na C.NaCl D.Na2O2
答案 C
3.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7.1 g Cl2中含有0.2 mol氯原子
B.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其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的大小
C.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0.1 mo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
答案 C
解析 7.1 g Cl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0.2 mol氯原子,A正确;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其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的大小,B正确;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C错误;0.1 mo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D正确。
4.下列关于实验仪器①~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④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
B.②③可以直接加热
C.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固体用到的仪器有③
D.在⑤中进行金属钠的燃烧实验
答案 B
解析 ②为烧瓶,需要垫上陶土网加热,不能直接加热,故选B。
5.下列六种物质:①Na2O ②Na2O2 ③Na2CO3溶液
④NaHCO3溶液 ⑤BaCl2溶液 ⑥NaOH、BaCl2混合溶液,其中不能跟CO2反应的是(CO2与H2O的反应除外)( )
A.①④ B.④⑤ C.②③ D.④⑥
答案 B
6.(2024·南昌高一期中)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B.图2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图3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D.图4制取少量过氧化钠
答案 D
解析 制取Fe胶体应该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至溶液呈红褐色,A错误;加热碳酸氢钠粉末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B错误;容量瓶不能直接用于溶解物质,C错误;钠和氧气加热生成过氧化钠,D正确。
7.(2024·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一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金属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与四氯化钛溶液反应置换出钛
B.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瓶口呈现雾状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下容易分解放出氧气,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答案 A
解析 金属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与熔融的四氯化钛反应置换出钛,故选A。
8.(2025·大理高一月考)下列有关焰色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
B.焰色试验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过程所发出的光,所以为化学变化
C.锂元素焰色为紫红色,钙为砖红色
D.某溶液焰色为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
答案 C
解析 由于玻璃中含有Na元素,其焰色为黄色,会干扰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故应该用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A错误;焰色试验是一种元素的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B错误;在常见金属的焰色试验中,锂元素焰色为紫红色,钙为砖红色,C正确;K+的焰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该溶液焰色为黄色说明含有Na+,未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法说明是否含有K+,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