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1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认识化学反应的两个新维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五讲化学反应也有奋斗目标——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自发:不需要外界的作用而自己主动进行。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温度)下,不需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总结: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 。化学反应中的自发过程(1)甲烷燃烧:CH4(g)+2O2(g)=CO2(g)+2H2O(g); △H=-802.3 kJ/mol(2)铁生锈:2Fe(s)+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1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弱电解质的概念与电离平衡的建立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离子平衡第一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的建立复习回顾:1.电解质定义的要点?2.非电解质定义的要点?新课引入: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的定义: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14【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电离平衡状态特征

    阅读(6) 类型:() 适用教材:()

    例2:硫化氢的水溶液中有如下的动态平衡关系:H2S H++HS-;HS- H++S2-;H2O H++OH-,在浓度为0.1mol/L的H2S溶液中下列各离子浓度间的关系正确的( ) A、c(H+)=c(HS-)+2c(S2-)+c(OH-) B、2c(H+)=2c(HS-)+c(S2-)+2c(OH-) C、c(H+)=c(HS-)+c(S2-) D、c(S2-)+c(HS-)+c(H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15【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3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离子平衡第三讲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复习回顾:1.强电解质的定义2.弱电解质的定义新课引入:思考:如何证明水是弱电解质?需要哪些数据或实验?请说明理由。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16【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4酸碱中和滴定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3、具体分析如下:①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润洗。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③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④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⑤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⑥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 ⑦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⑧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⑨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17【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5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离子平衡第六讲 盐类的水解(一)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回顾练习:常温下,99mL0.1mol/L的HCl和101mL0.05mol/L的Ba(OH)2溶液混合后的pH近似是新课引入:思考:1、 加入Na2CO3或NaHCO3后,对H2O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2、这仅仅是Na2CO3和NaHCO3 的性质,还是一类盐的性质?3、如果是一类盐的性质,你打算选择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1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6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例3:在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 H++OH-,如要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并使c(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是(   ) A.NaHSO4    B.KAl(SO4)2 C.NaHCO3    D.NaAc 例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 其pH值依次为8、9、10 ,则HX、 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19【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7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

    阅读(4) 类型:() 适用教材:()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离子平衡第八讲 盐类的水解(三) ——水解应用一、盐类水解的应用:(一)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及强弱: (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三)蒸干灼烧某些盐溶液 易挥发性酸所生成的盐在加热蒸干时水解趋于完全不能得到其晶体。例如:AlCl3、FeCl3;而高沸点酸所生成的盐,加热蒸干时可以得到相应的晶体,例:CuSO4、NaAlO2。(四)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离子平衡第九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沉淀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 当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若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平衡的移动可用 加以解释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溶解 思考1:向 Mg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9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一)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离子平衡第三讲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一)复习回顾:1.强电解质的定义2.弱电解质的定义新课引入:思考:如何证明水是弱电解质?需要哪些数据或实验?请说明理由。一、水的电离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2【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0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二)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离子平衡第四讲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二)回顾练习:一)、判断正误:1、一定条件下 pH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2、用pH表示任何溶液的酸碱性都很方便。3、强酸溶液的pH一定大。4、pH等于6是一个弱酸性体系。5、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中c(H+)相同。6、pH等于7,溶液一定呈中性。7、升温,水的电离度增大,c(H+)增大,酸性增强。8、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3【电化学基础】1原电池

    阅读(4) 类型:() 适用教材:()

    例3.下列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成保护层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的保护层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例4.下图为一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B.原电池工作时,Zn电极流出电子,发生氧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4【电化学基础】2化学电源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五、锂离子电池例1.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LiMn2O4为正极,嵌入锂的碳材料为负极,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LiMn2O4=Li2M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LiMn2O4+e-=Li2Mn2O4 C.充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e-=Li 六、正确书写电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5【电化学基础】3电解原理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一、电解水实验阳极反应: 阴极反应: 总反应: 二、电解反应类型1、只有电解质参加的反应:思考:(1)各极反应如何判断?(2)溶液的pH如何变化?(3)溶液如何复原?阳极反应: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6【电化学基础】4电解规律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例1.用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电池负极消耗m g气体时,电解池阴极有m g气体生成B.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C.反应后,电池中n(KOH)不变;电解池中溶液pH变大D.电解后,c(Na2SO4)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例2.取一张用饱和的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7【电化学基础】5电解原理的应用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7【电化学基础】5电解原理的应用【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7【电化学基础】5电解原理的应用【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7【电化学基础】5电解原理的应用【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7【电化学基础】5电解原理的应用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8【电化学基础】6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例4.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29【认识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阅读(7) 类型:() 适用教材:()

    1、链状化合物 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2、环状化合物 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 结构(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如:(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 的化合物。如:【思考】芳香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1)芳香化合物:含有一个或几个 的化合物。(2)芳香烃:含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30【认识有机化合物】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一、有机物的成键特点(一)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四个共价键 (既能与碳原子相连,也能与其它原子相连) 2、键型多样:C—C、C=C、C≡C、芳香环等(只有碳碳单键可自由旋转)3、碳链多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1)化学式:C2H6 (2)最简式(实验式):___________(3)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 【视频】北京四中高二化学课程31【认识有机化合物】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阅读(8) 类型:() 适用教材:()

    走进有机王国的第一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讲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一、烷烃的命名法 (一)习惯命名法当碳原子数为十以内的时候,用“十天干”来表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例如:C18H38叫十八烷。如果同分异构体数目较少的、结构相对简单的,可用“正”、“异”、“新”来区别。(二)烃基1、基:原子或原子团。2、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后剩余的部分。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