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几个问题
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能否用氢氧化钠?日常的练习中,经常遇到选择题,“氢氧化铁胶体用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来制取”。经常被认为是错的。但是实际上,《氢氧化铁胶体新制法的实验研究》、《利用SPSSl7.0探讨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最佳实验条件》等文中,提出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最佳的条件其实是用稀氯化铁和稀氢氧化钠来制取。2、往沸水中滴加氯化铁,促进水解而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是否可逆?其实这个问题,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发
-
化学资讯-肥皂的历史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夭也离不了肥皂。洗脸用香皂:洗澡用药皂;洗衣服用洗衣皂。脸要天天洗。衣服也要勤洗勤换。衣服穿久了,由于尘土、油污和汗水的沾污,会散发出酸臭味。带有油污的衣服是滋生病菌的温床。脏东西还会腐蚀、毁坏织物的纤维,只有经常洗涤才能使衣服延年益寿。 古时候,人们在河边青石板上,将衣服折叠好,反复用木棒捶打,靠清水的力量洗去衣服上的污垢。这样洗衣服,既费力,效果又不好。后来有人发现有一
-
学法指导-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气态原子要失去电子变为气态阳离子,必须克服核电荷对电子的引力而消耗能量,这种能量称为电离能(I),其单位采用kJ·mol-1。从基态(能量最低的状态)的中性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原子第一电离能(I1);由氧化数为+1的气态阳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氧化数为+2的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原子的第二电离能(I2);其余依次类推。 显然,元素原子的电离能越小,原子就越易失
-
高考化学31个核心考点,收藏贴!
1、各种化学用语核素、离子、原子的标记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反应方程;结构简式、结构式;分子式、最简式、实验式等2、原子、离子的结构特征即:各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半径及性质(得失电子能力、氧化还原性)3、周期律的内涵即:原子离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原子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单质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4
-
学法指导-聚焦电子跃迁的易混易错点
聚焦电子跃迁的易混易错点(1)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反之,将吸收能量。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2)电子的跃迁是物理变化(未发生电子转移),而原子得失电子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3)一般在能量相近的能级间发生电子跃迁。
-
学法指导-聚焦电子排布图式书写的易混易错点
聚焦电子排布图式书写的易混易错点书写电子排布图式的“七”注意(1)一个方框表示一个原子轨道,一个箭头表示一个电子。(2)不同能级中的□要相互分开,同一能级中的□要相互连接。(3)整个电子排布图中各能级的排列顺序要与相应的电子排布式一致。(4)当□中有2个电子时,它们的自旋状态必须相反。(5)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6)当出现d轨道时,虽然电子按ns、(n-1)d
-
学法指导-聚焦能层、能级的易混易错点
聚焦能层、能级的易混易错点1.能层数=电子层数,能级数=能层序数。即:第一能层(K,1层电子),只有s能级;第二能层(L,2层电子),有s、p两种能级,p能级上有三个原子轨道px、py、pz,它们具有相同的能量,第三能层(M,3层电子),有s、p、d三种能级。(1)不同能层之间,符号相同的能级的能量随着能层数的递增而增大。(2)在相同能层各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ns
-
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
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1)依据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共价晶体:原子―→共价键。 分子晶体:分子或原子―→分子间作用力。离子晶体:离子―→离子键。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金属键。(2)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①常见的共价晶体单质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常见的共价晶体化合物有SiC、BN、AlN、Si3N4、C3N4、SiO2等;②分子晶体: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
-
如何判断一种晶体是否为离子晶体?
如何判断一种晶体是否为离子晶体?【细剖精析】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由组成晶体的粒子种类来判断,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为离子晶体。方法二:由晶体的性质来判断。(1)根据导电性,固态时不导电,而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能导电的一般为离子晶体;(2)根据机械性能,一般具有较高硬度且质脆的为离子晶体。
-
在原子晶体中为什么不存在分子?
在原子晶体中为什么不存在分子?【细剖精析】构成原子晶体的微粒是原子,这些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向空间延伸,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因此在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也不存在离子。所以原子晶体的化学式如SiO2代表二氧化硅中硅、氧原子个数比为12,并不代表SiO2分子。
-
原子晶体为什么不像金属晶体那样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延展性?为什么原子晶体又具有较高的熔沸点?
原子晶体为什么不像金属晶体那样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延展性?为什么原子晶体又具有较高的熔沸点?【细剖精析】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决定了这类晶体性质的特殊性。原子晶体内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决定了这类晶体不具有像金属那样的延性、展性和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又由于共价键的结合力比离子键的结合力强,一般说来原子晶体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不导电,难溶于一般溶剂。例如,金刚石的熔点高达3550 ℃,硬度极大;水晶是一
-
答题规范(1) 离子反应的规范解答及实际应用
答题模板实验操作(取少量或适量待检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试剂,再加入……试剂)⇓现象描述(①溶液由……变为……,②若有……生成,③若没有……等)⇓得出结论(如“若……说明……,若……说明……”)典例剖析 (NH4)2SO4是常用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查阅资料】(NH4)2SO4在260 ℃和400 ℃时分解产物不同。【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
学习方法-常见阳离子的检验与推断依据
根据离子性质不同而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现象不同,可以把检验离子的方法归纳为三种类型:①生成沉淀;②生成气体;③显现特殊颜色。(1)依据生成的沉淀检验或推断阳离子试剂实验现象(证据)Mg2+NaOH溶液开始产生白色沉淀,NaOH溶液过量沉淀不溶解Al3+NaOH溶液开始产生白色沉淀,NaOH溶液过量沉淀溶解Fe2+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K3[Fe(CN)6] (铁氰
-
学法指导-离子共存的本质
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2.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四个要点”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1)一色——溶液颜色几种常见离子的颜色:离子Cu2+Fe3+Fe2+MnO溶液颜色蓝色棕黄色浅绿色紫红色 (2)二性——溶液的酸碱性①在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如CO、S
-
学法指导-物质分类中的“四个误区”
(1)“名不副实”现象:纯碱(Na2CO3)是盐;干冰是固态CO2;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等。(2)由同种元素组成或组成元素质量比恒定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与O3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氧元素;分子式为C4H10的物质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可能为混合物;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是纯净物。(3)几元酸是根据一个酸分子最多能电离产生的H+数目决定的,最多能电离产生几个H+,该酸就是几
-
一种新型的赛课形式——说播课
评优课新形势——“说播课”一、什么是说播课 “说播课”,是近年来在大型赛课活动中采用的形式。 “说”即“说课”,“播”即播放你这节课课堂实录,二者有效融合。“说播课”指说课和播放教学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以说课为主,播放视频为辅。 “说播课”与“说课”最大不同点:说课可能是你上过的一节课,也可能是一节没有上过的课。而说播课只能是把你上过的一节课再现给评委,而不可能是未上过的课。即“说播
-
中学化学实验中水的妙用
一、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白磷、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二、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纤维素的水解需用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
-
为什么抗菌素药物宜在饭后服用?
为什么抗菌素药物宜在饭后服用?抗菌素药物大部分是胺类化合物,人空腹服用后药物易被胃酸分解,既降低药效,又对胃壁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而饭后服用药物,由于胃酸被食物冲淡,药物就不会被分解,因此抗菌素药物一般在饭后服用。
-
为什么不能用茶水服药?
服药通常是用温开水送服的,为何不能用茶水呢?因为茶水中含鞣酸,它会和药物中的多种成分发生作用,从而使药效降低以致失效,如贫血病人服用铁剂会同鞣酸反应生成难以被人体吸收的鞣酸铁。
-
不慎打碎体温计,如何处理?
体温计里装的一般是水银,不慎打碎体温计,水银外漏,洒落的水银就会散布到地面上、空气中,引起环境污染,继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体温计打碎后,应妥善处理洒落的水银,可先用吸管吸取颗粒较大的水银,后在剩余水银的细粒上撒些硫磺粉末,水银和硫磺反应生成不易挥发的硫化汞,减少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