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案】1.初高中化学衔接——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性质
初高中化学衔接——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性质一、常见气体的制备(一)气体的制备思路,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归纳:(二)组装仪器:自 下 而 上 ,从 左 到 右 ;气体净化:先净气装置,后干燥装置;(三)操作顺序: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3.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四)1.三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比较
-
【学案】2.初高中化学衔接——常用的干燥剂、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的对比、装置的气密性检验
一、常用的无机干燥剂为了保持药品的干燥或对制得的气体进行干燥,必须使用干燥剂。常用的干燥剂有三类:一类为酸性干燥剂,有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等;第二类为碱性干燥剂,有固体烧碱、石灰和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等;第三类是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等。常用干燥剂的性能和用途如下:[来源:学科网ZXXK]1、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来除去不与H2SO4反应的气体中的水分。例
-
【学案】3.初高中化学衔接——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
1. 除杂题: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
【学案】4.初高中化学衔接——初中化学计算题型总结
化学计算是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方法。由于化学计算是依据化学知识所反映出的数量关系,应用数学方法进行的。所以要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关键是:(1)要正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并能从中找出有关的数量关系;(2)在解题思路上首先要认真审题,分析题意,弄清已知和未知二者关系,然后再借助数学工具知识求解;(3)要及时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和特点,逐渐形成分析、综合、演绎推
-
【学案】5.初高中化学衔接——电离的概念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第二部分:教材分析和处理建议初中教材要求:了解酸碱盐的概念,离子的概念,但对电离概念并未涉及高中要求:正确书写各种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建议:在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前补充酸碱盐的电离第三部分:教案知识目标:1、通过导电性实验,了解某些化合物的干燥晶体不导电,溶于水时可导电。 2、从有些化合物水溶液能导电的现象了解电离。 3、由电离概念理解电离方程式。能力目标: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
-
【学案】6.初高中化学衔接——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
知识点1: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氢原子的原子核有一个质子,核外有一个电子,它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内高速运动。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把电子在核外远近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分别叫做第三、四、五……层。由此可见,核外电子是在能
-
【学案】7.初高中化学衔接——化合价:打开氧化还原反应的金钥匙
初中教材要求:1、能说出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并会正确标注,能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2、会利用化学式计算未知元素的化合价。高中要求:化合价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犹如数学中的加法口诀,所以同学们必须熟练和辩证地掌握。教学建议:1、高一课本中有一句“我们已经知道,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密切关系。”事实上,初中课本并未介绍 ,而且也没有化合价的概念,所以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之前必须补充化合价
-
【学案】8.初高中化学衔接——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分类
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了数语,极其巧妙地道出了有关物质的分类和化学反应分类的真谛。现抛砖引玉与各位共同探讨。一、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Fe+CuSO4==Cu+FeSO4,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析属于置换反应;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从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角度分析为离子反应等等。又如:不属于
-
【学案】9.初高中化学衔接——化学改变了世界
一 、奇妙的化学在我们的周围,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怎样?物质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化学正是研究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化学才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魅力无限!知识结构:
-
【学案】10.初高中化学衔接——化学计算衔接与指导
【课程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含义,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分析计算;2、根据化学反应的事实和各种已知条件,对有关纯物质反应,含杂质物质反应进行分析和计算。3、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迁移运用;4、化学式的计算设置在“新情境”中,计算一些和生活、生产实际有密切联系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各元素的
-
【学案】11.初高中化学衔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课程目标】1.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和要求。2.体会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学海导航】一、认识常用仪器1.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
【学案】12.初高中化学衔接——化学实验精讲精练
实验教学不仅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主要活动载体之一。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程标准制定的脉络,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通过探究性实验来实现。实验教学的衔接就是力求为高中探究性实验打好铺垫,在高中阶段让学生探究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1、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
-
【学案】13.初高中化学衔接——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知识点1: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例如:NaCl、MgO、K2S、NaOH、Na2SO4等。 共价化合物: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形成规律: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般属于共价化合物,例如:HCl、H2O、CO2等知识点2:正确判断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组成中阳离子为活泼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是离子化合物,其余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第二部分:教
-
【学案】14.初高中化学衔接——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
知识点1:了解启普发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构成:1.球型漏斗 2.容器部分 3.带活塞的导管部分。以实验室制氢气为例,使用时,开启活塞,酸由球形漏斗流入容器至其与锌粒接触,反应产生氢气。关闭活塞,由于氢气压强增大,酸被压回球形漏斗,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知识点2 :理解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验原理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验关闭导气管上的活
-
【学案】15.初高中化学衔接——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
考点一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实验室制备气体应从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气体贮存三个方面考虑。1.制取气体的原理: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药品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则;①科学性,必须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所需气体。②反应条件不能太苛刻,反应速度要适中,便于实验室操作,且也比较容易收集。③价格要便宜2.制取气体的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所需的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如:(1)药品状态为固—固,且反应需要加热的
-
【学案】16.初高中化学衔接——溶解度计算
第一部分: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溶解溶质达饱和,所溶解溶质的质量称为溶解度。溶解度单位是g。若溶质是气体,则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溶剂溶解溶质达饱和时,所溶解的气体的体积。(单位是:L/L)知识点2:掌握溶解度有关计算第二部分:教材分析和处理建议初中教材要求: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高中要求:结合物质的量教学,进行有关溶解度计算建议:补充溶解度
-
【学案】17.初高中化学衔接——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初高中化学衔接——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考点整合︱考点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是指为达到一定的实验目的,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为实验制定出合理的流程或方案。实验设计,作为一类题型,常常是在限定实验仪器和药品的条件下,要求完成一个或几个实验片段,或在已完成了部分实验的基础上,补足未尽步骤。解答实验设计题时,必须遵循“四性”:科学性、可行性、规律性、创新性。即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结论
-
【学案】18.初高中化学衔接——水及常见溶液
课标要求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4.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5.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 的简单计算。7.了解结晶现象。8.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来源:学,科,网Z,X,X,K]9.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0.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
-
【学案】19.初高中化学衔接——酸、碱、盐的反应
初高中化学衔接——酸、碱、盐的反应【课程目标】1. 了解酸碱盐的概念。2. 掌握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转化规律。【学海导航】1.基本概念(1)酸:电解质在水溶液下能够电离,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注意:工业三强酸中,浓盐酸和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沸点比较低,而浓硫酸则是高沸点的酸,难挥发。但浓硫酸有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并且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使用和稀释浓硫酸时要十分小心
-
【学案】20.初高中化学衔接——酸、碱、盐的概念
第二部分:教材剖析:初中课标要求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2. 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来源:学.科.网]3. 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4. 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5. 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高中要求掌握酸碱盐的电离及性质,这是学生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基础建议在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部分补充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