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氧化剂、还原剂——初升高化学人教版教材衔接
初中知识回顾
1.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去氧的物质。
2.金属活动性(还原性):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高中知识衔接
1.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关概念
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氧化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后的生成物,即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后的生成物,即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O2、Br2、F2等。
②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Sn4+、Cu2+等。
③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KMnO4、MnO2、PbO2、KClO3等。
④过氧化物:如H2O2、Na2O2等。
(2)常见的还原剂
①金属单质:如K、Na、Mg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
③低价态金属阳离子:如Fe2+、Cu+等。
④元素处于低价态的氧化物:如CO、NO、SO2等。
⑤非金属阴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如S2-、I-、H2S等。
⑥非金属氢化物:如HBr、HI、H2S等。
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反应物)>氧化产物(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反应物)>还原产物(产物)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非金属单质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增强。
(4)根据同种元素的价态高低判断
一般来说,对于同种元素来说,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越强。
如:
但:氧化性 HClO>HClO2>HClO3>HClO4
4.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规律及应用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转移电子总数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