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3 铁的重要化合物的转化(一)(实验及工艺流程)
1. (2024·南通二模)实验室制备柠檬酸铁铵的流程如下:
FeCO3柠檬酸(――→)柠檬酸亚铁氧化(――→)柠檬酸铁氨水(――→)柠檬酸铁铵过滤(――→)柠檬酸铁铵晶体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甲 乙 丙 丁
A. 用装置甲制取FeCO3
B. 用装置乙制取NH3
C. 用装置丙制取氨水
D. 用装置丁分离出柠檬酸铁铵晶体
【解析】 NH4Cl受热分解得到NH3和HCl,但在试管口NH3和HCl又结合生成NH4Cl,不能用于制备NH3,B符合题意。
2. (2024·苏州期末)已知Zn溶于强碱时生成[Zn(OH)4]2-。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制备Fe3O4胶体粒子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 “碱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废旧镀锌铁皮表面的油污
B. “酸溶”时用98%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可加快反应速率
C. “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
D. “氧化”后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Fe3+
【解析】 “碱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废旧镀锌铁皮表面的Zn,A错误;Fe遇浓硫酸发生钝化,B错误;“氧化”时H2O2将Fe2+部分氧化为Fe3+,“氧化”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有H+、Fe2+、Fe3+,D错误。
3. (2024·无锡)由硫铁矿烧渣(主要含Fe2O3、Al2O3、SiO2)制取绿矾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A. “酸溶”时先将烧渣粉碎并不断搅拌,可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
B. “反应”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3++Fe===3Fe2+
C. “检验”时可用K4[Fe(CN)6]溶液检验上一步“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D. 将第二次“过滤”所得滤液加热,经蒸发结晶可以制得绿矾
【解析】 “酸溶”时先将烧渣粉碎并不断搅拌,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可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A正确;第一次“过滤”后的溶液中Fe元素主要以Fe3+形式存在,加入过量铁粉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3++Fe===3Fe2+,B正确;可用K4[Fe(CN)6]溶液来检验Fe3+的存在,C正确;将第二次“过滤”所得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以制得绿矾,D错误。
4. (2023·常熟)无水FeCl3常用作芳香烃氯代反应的催化剂。以废铁屑(主要成分Fe,还有少量Fe2O3、C和SiO2)制取无水FeCl3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过滤”所得滤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Fe3+、Fe2+、H+、Cl-
B. “氧化”时可使用新制氯水作氧化剂
C. 将“氧化”后的溶液蒸干可获得FeCl3·6H2O
D. “脱水”时加入SOCl2能抑制FeCl3的水解,原因是SOCl2与水反应生成H2SO4和HCl
【解析】 废铁屑加入盐酸酸溶,C和SiO2不反应,铁和Fe3+生成Fe2+,滤液中铁元素主要以Fe2+形式存在,A错误;氯气具有氧化性,将Fe2+氧化为Fe3+,且不引入新杂质,故“氧化”时可使用新制氯水作氧化剂,B正确;FeCl3水解生成Fe(OH)3和盐酸,加热促进FeCl3水解,盐酸挥发,将“氧化”后的溶液蒸干不能获得FeCl3·6H2O,C错误;SOCl2与水反应生成SO2和HCl,D错误。
5. 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3O4、Fe2O3和FeO)得到绿矾(FeSO4·7H2O),再通过绿矾制备铁黄[FeO(OH)]的流程如下:
已知:FeS2和铁黄均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步骤①,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
B. 步骤②,涉及的离子反应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
C. 步骤③,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矾
D. 步骤④,反应条件控制不当会使铁黄中混有Fe(OH)3
【解析】 FeSO4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以制得绿矾,若蒸干时,绿矾易失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