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凤凰台2026苏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热练大单元4第16讲化学综合实验word版含答案解析

章节: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日期: 类别:练习 教材:苏教版

123化学网

第16讲 化学综合实验

练习1 实验方案设计

1. (2019·江苏卷)实验室以工业废渣(主要含CaSO4·2H2O,还含少量SiO2、Al2O3、Fe2O3)为原料制取轻质CaCO3和(NH4)2SO4晶体,其实验流程如下:

滤渣水洗后,经多步处理得到制备轻质CaCO3所需的CaCl2溶液。设计以水洗后的滤渣为原料,制取CaCl2溶液的实验方案:在搅拌下向足量稀盐酸中分批加入滤渣,待观察不到气泡产生后,过滤,向滤液中分批加入少量Ca(OH)2,用pH试纸测量溶液pH,当pH介于5~8.5时,过滤[已知:pH=5时,Fe(OH)3和Al(OH)3沉淀完全;pH=8.5时,Al(OH)3开始溶解。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盐酸和Ca(OH)2]。

2. (2017·江苏卷)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已知:①NaClO溶液在受热或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如:3NaClO===2NaCl+NaClO3;

②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3·H2O[Ag(NH3)2]++Cl-+2H2O;

③常温时,N2H4·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Ag(NH3)2]+:4[Ag(NH3)2]++N2H4·H2O===4Ag↓+N2↑+4NH4(+)+4NH3↑+H2O。

请设计从“过滤Ⅱ”后的滤液中获取单质Ag的实验方案:向滤液中滴加2 mol/L 水合肼溶液,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同时用1 mol/L H2SO4溶液吸收反应中放出的NH3,待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停止滴加,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2 mol/L水合肼溶液、1 mol/L H2SO4溶液)。

3. (2016·江苏卷)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2SiO4和少量Fe、Al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实验过程如下:

请补充完整由萃取后得到的水溶液制备MgCO3·3H2O的实验方案:边搅拌边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至pH为5.0~8.5,过滤,边搅拌边向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有大量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在50 ℃下干燥,得到MgCO3·3H2O。[已知:该溶液中pH=8.5时,Mg(OH)2开始沉淀;pH=5.0时,Al(OH)3沉淀完全]。

4. (2015·江苏卷)已知K2FeO4具有下列性质:①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浓溶液;②在0~5 ℃、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提纯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的实验方案: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 mol/L KOH溶液中,用砂芯漏斗过滤,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搅拌、静置,再用砂芯漏斗过滤,晶体用适量乙醇洗涤2~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饱和KOH溶液、乙醇;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砂芯漏斗、真空干燥箱)。

5. (2014·江苏卷)已知:5SO3(2-)+2IO3(-)+2H+===I2+5SO4(2-)+H2O。某含碘废水(pH约为8)中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I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IO3(-)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有碘单质存在;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I-,若不变蓝,说明废水中不含I-;另从水层中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淀粉溶液,加稀盐酸酸化,滴加Na2SO3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IO3(-);若溶液不变蓝,说明废水中不含IO3(-)。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