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单元七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23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溶液的pH
练习1 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常数及电离度
1. (2024·盐城期中)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难溶于水的盐可能是强电解质
B.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能一定越强
C. 多元酸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的导电性强
D. 强电解质熔融时一定完全电离
【解析】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如硫酸钡就是强电解质,A正确;导电性取决于离子浓度及所带电荷数的多少,弱电解质即使浓度较大,导电性也不一定很强,B错误;没有指明酸的相对强弱及浓度,C错误;强电解质熔融时不一定能完全电离,如液态HCl不能电离,D错误。
2. 下列物质在水中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A. NaHSO4===Na++H++SO4
B. NH3·H2O===NH4+OH-
C. Ca(NO3)2===Ca2++2NO3
D. H2CO3===2H++CO3
【解析】 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应该用可逆符号,B错误;NO3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C错误;H2CO3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O3,D错误。
3. (2024·南通期末)下列可以说明次氯酸是弱酸的事实是(D)
A. 次氯酸不稳定难保存
B. 次氯酸钠与硫酸反应有次氯酸生成
C.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D. 0.1 mol/L次氯酸溶液中c=10-4 mol/L
【解析】 次氯酸是弱酸,说明次氯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0.1 mol/L次氯酸溶液中c=10-4mol/L,溶液中c(H+)<c(HClO),说明次氯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选D。
4. (2023·苏州期末)在0.1 mol/L 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 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B.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C. 加入少量0.1 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 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CH3COOH的电离度增大
【解析】 电离吸热,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A错误;加入少量NaOH固体,c(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加入少量0.1 mol/L HCl溶液,c(H+)增大,C错误;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CH3COO-)增大,抑制CH3COOH的电离,电离度减小,D错误。
5. (2024·无锡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能比较次氯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的是(B)
A. 用pH试纸分别测定0.10 mol/L 的次氯酸和醋酸的pH
B. 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次氯酸和醋酸的导电能力
C. 将醋酸和氯水分别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D. 查阅资料,看醋酸和次氯酸沸点的高低
【解析】 HClO溶液具有漂白性,所以不能用pH试纸测定HClO溶液的pH,应该用pH计,A错误;电离出的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在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次氯酸和醋酸,导电性强的酸性较强,B正确;氯水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是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比较次氯酸和醋酸的酸性,C错误;沸点属于物理性质,酸性属于化学性质,不能依据沸点来判断酸性强弱,D错误。
6. 已知:室温时,0.1 mol/L 某一元弱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 该溶液中c(H+)=10-4 mol/L
B. 升高温度,溶液的酸性减弱
C. 该一元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D. 向一元酸HA的溶液中,通入HCl气体,HA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但c(H+)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