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3 醛 酮 羧酸 酯 酰胺
1. (2024·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海安中学三校联考)乙醛与氢氰酸(HCN,弱酸)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羟基丙腈,历程如下:
已知:向丙酮与HCN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KOH溶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因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醛基中带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与CN-之间发生作用
B. KOH溶液加入越多,反应速率越快
C. HCN易挥发且有剧毒,是该反应不宜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原因之一
D. 与HCN加成的反应速率:
CH3COCH3<CH3CHO
【解析】 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电子对偏向O原子,则醛基中的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与CN-作用,A正确;KOH溶液加入越多,消耗第二平衡的氢离子,无法生成2-羟基丙腈,B错误;HCN易挥发且有剧毒,所以该反应不宜在酸性条件下进行,C正确;CH3COCH3结构对称,正电性减弱,不利于加成,CH3CHO比CH3COCH3更容易与HCN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2. (2024·苏州期中)化学品Y可由X通过加成、消去两步反应制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X能使溴水褪色,说明X中含碳碳双键
B. X→Y有副产物生成
C. X、Y都存在顺反异构体
D. Y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解析】 醛基能被溴水氧化而使溴水褪色,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所以X能使溴水褪色不能说明X中含有碳碳双键,A错误;对比X和Y的结构可知,可能产生副产物:,B正确;根据图知,X、Y中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连接2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存在顺反异构,C正确;Y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如图:(标“*”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D正确。
3. (2024·淮安、连云港一模)化合物Z是合成连翘酯苷类似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X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
B. Y与足量氢气加成的产物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C. Z分子存在顺反异构
D. X、Z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鉴别
【解析】 X的苯环上酚羟基的邻位上含有氢原子,所以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A正确;Y与足量氢气加成的产物为(标“*”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有3个手性碳原子,B正确;Z分子中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连接2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存在顺反异构,C正确;X、Z都不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鉴别,D错误。
4. (2024·海门一调)化合物C是合成镇痛药的一种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X是一种烃
B. Y分子存在对映异构现象
C. Y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Y、Z可用FeCl3溶液进行鉴别
【解析】 X含C、H、N元素,烃只含C、H元素,则X不属于烃,A错误;Y中与甲基相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则Y分子存在对映异构现象,B正确;苯环为平面结构,3个碳原子可确定1个平面,但甲基连接的C原子为sp3杂化,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C错误;Y、Z均不含酚羟基,则不能用FeCl3溶液进行鉴别,D错误。
5. (2024·南京、盐城一模)化合物Z是抗肿瘤活性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X中含有醛基和醚键
B. X、Y可用FeCl3溶液或2%银氨溶液进行鉴别
C. Z分子存在手性碳原子
D. 该转化过程中包含加成、消去、取代反应类型
【解析】 根据图知,X中含有醛基和醚键,A正确;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醛基的有机物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X分子中含有醛基,Y分子中含有酚羟基,B正确;Z中不含手性碳原子,C错误;X和Y反应生成Z时,X分子中F原子与Y分子羟基上H原子结合生成HF,属于取代反应,X中醛基和Y苯环上的氢原子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羟基,然后醇羟基发生消去反应生成Z中碳碳双键,所以该转化过程中包含加成、消去、取代反应类型,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