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4·浙江6月选考,1)按物质组成分类,KAl(SO4)2·12H2O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混合物
解析:C KAl(SO4)2·12H2O是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是由金属阳离子K+、Al3+和酸根阴离子SO4(2-)组成的复盐,故选C。
2.(2024·浙江6月选考,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l(OH)3呈两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Na2O2能与CO2反应产生O2,可作供氧剂
C.FeO有还原性,能被氧化成Fe3O4
D.H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解析:A Al(OH)3呈两性,不溶于水,但可以与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因此其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A不正确;Na2O2能与CO2反应产生O2,该反应能安全发生且不生成有毒气体,故Na2O2可作供氧剂,B正确;FeO有还原性,其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用适当的氧化剂可以将其氧化成更高价态的Fe3O4,C正确;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HNO3见光易分解,故其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正确。
3.(2024·浙江6月选考,3)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Cl2中共价键的电子云图:
C.NH3的空间填充模型:
D.3,3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
解析:A CO2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Cl2中的共价键是由2个氯原子各提供1个未成对电子的3p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共价键电子云图为,故B正确;NH3的中心原子N形成3个σ键,含有1个孤电子对,为sp3杂化,NH3为三角锥形,空间填充模型为,故C正确;3,3二甲基戊烷的主链上有5个C,3号碳上连接有2个甲基,键线式为,故D正确。
4.(2024·浙江6月选考,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
B.图②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
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
D.装置④可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
解析:C 铜与浓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可用装置①制取气态产物SO2,可利用SO2的漂白性进行检验,故A正确;图②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故B正确;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故C错误;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混合物,装置④可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故D正确。
5.(2024·浙江6月选考,5)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部分金属可在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矿物得到
B.煤的气化是通过物理变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C.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C,可延长保质期
D.加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可使污水中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
解析:B 根据金属活泼性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冶炼金属,大部分金属(主要是中等活泼的金属)的冶炼是通过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完成的,即热还原法,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CO、H2等,A项正确;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发生的反应为C+H2O(g)高温(=====)CO+H2,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故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维生素C作抗氧化剂,可延长保质期,C项正确;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在污水中水解形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能吸附污水中细小悬浮物,使其聚集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下来,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