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点-分散系和胶体

分类:学习方法 日期:

1.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image

 

1分散系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蒸馏水不是一种分散系

2三种分散系之间的转化为物理变化

3透明不代表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溶液,FeOH3胶体为红褐色液体。

4胶体不一定都呈液体,胶体除了液溶胶还有气溶胶和固溶胶。

2.胶体的性质

1)外观:较均一、较透明、较稳定

2)通透性: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3)电学特性:胶不带电荷

3.常见胶体

1)气溶胶:云、烟、雾

2)液溶胶:豆浆、氢氧化铝胶体、Fe(OH)3胶体、硅酸胶体

3)固溶胶:果冻、宝石、烟水晶、有色玻璃

4)三种有机胶体:淀粉溶液肥皂溶液蛋白质溶液

4.鉴别胶体和溶液

1方法:丁达尔效应

2操作:用可见光束照射,看在入射光侧面是否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5.胶体的聚沉

1)现象: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2变化:物理变化

3方法

①加入电解质溶液

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加热搅拌

4Fe(OH)3胶体滴加盐酸至过量现象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全部溶解

6.胶体的吸附性:胶体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7.胶体的电泳

image

1)概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发生定向移动

2)原因:胶体微粒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吸附了带电离子而带电荷

3)规律:带正电荷的胶粒向极移动,带负电荷的胶粒向极移动

4)变化:发生化学变化(电解反应)

8.胶体的形成

1)形成过程:将纳米颗粒分散到适当的分散剂中形成的一种分散系

2)结构特点:胶粒是高分子或多分子聚合体

胶体中所含胶粒的个数不确定

胶粒所带的电荷数不确定

3)淀粉胶体的特殊性

结构特征:淀粉胶体为分子胶体,胶粒不带电荷

性质特性:加入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聚沉,通电后不能发生电泳

9FeOH3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提纯

image

1)制备

原理:FeCl3+3H2OimageFeOH3胶体+3HCl

操作:沸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停止加热

2)除去胶体中所含杂质

胶体中的悬浊液:过滤

胶体中的分子或离子:渗析

3)实验方法证明Fe(OH)3胶体和Cl两者已经分离完全:取最后一次渗析液与结晶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两者已经完全分离

10.胶体的应用

1)胶体的聚沉

卤水点豆腐

②河海交界处容易形成三角洲

FeCl3溶液常用作凝血剂

2)胶体的吸附性

明矾、Fe2SO43溶液净水

Al(OH)3胶体作漂白剂

3)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清晨阳光穿过茂密树木枝叶产生的美丽光线

电影院光柱

③海市蜃楼

【误区警示】

1)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2)明矾作净水剂是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但胶体没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3)胶体呈电中性,不带电荷。而胶粒可能带正电荷或负电荷或不带电荷。

标签:

版权声明

1. 本站所有资料和试卷,除特别注明外,都收集于网络或由网友上传,仅限学习交流。
2. 会员在本站下载的所有资料和试卷,只拥有使用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所有资料和试卷,未经原作者合法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会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传播、复制、转售,否则一律封号处理。
4. 如果素材损害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