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目标】
1.认识元素的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导致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3.能说明电负性大小与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关系,能利用电负性判断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4.了解元素周期律(表)的应用价值。
1.(2020·郑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原子半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电子的能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
B.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C.r(F-)<r(Cl-)<r(Br-)<r(I-),r(K+)>r(Na+)>r(Mg2+)>r(Al3+)
D.原子能层数越多,对应的原子半径越大
2.(2020·延安高二检测)能够证明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事实是( )
A.电负性 B.电离能 C.原子序数 D.原子半径
3.(2020·太原高二检测)下列不属于元素电负性应用的是( )
A.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B.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
C.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D.判断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4.(教材改编)下列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性:Na>Mg>Al B.第一电离能:Na<Mg<Al
C.电负性:Na>Mg>Al D.碱性:NaOH<Mg(OH)2<Al(OH)3
5.利用元素的电负性不能判断的是( )
A.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B.化学键的类别(离子键和共价键)
C.元素的活动性 D.元素稳定化合价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