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案】10.初高中化学衔接——化学计算衔接与指导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课程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含义,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分析计算;2、根据化学反应的事实和各种已知条件,对有关纯物质反应,含杂质物质反应进行分析和计算。3、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迁移运用;4、化学式的计算设置在“新情境”中,计算一些和生活、生产实际有密切联系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各元素的

  • 【学案】11.初高中化学衔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课程目标】1.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和要求。2.体会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学海导航】一、认识常用仪器1.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 【学案】12.初高中化学衔接——化学实验精讲精练

    阅读(5) 类型:() 适用教材:()

    实验教学不仅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主要活动载体之一。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程标准制定的脉络,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通过探究性实验来实现。实验教学的衔接就是力求为高中探究性实验打好铺垫,在高中阶段让学生探究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1、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

  • 【学案】13.初高中化学衔接——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阅读(4) 类型:() 适用教材:()

    知识点1: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例如:NaCl、MgO、K2S、NaOH、Na2SO4等。 共价化合物: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形成规律: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般属于共价化合物,例如:HCl、H2O、CO2等知识点2:正确判断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组成中阳离子为活泼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是离子化合物,其余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第二部分:教

  • 【学案】14.初高中化学衔接——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

    阅读(3) 类型:() 适用教材:()

    知识点1:了解启普发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构成:1.球型漏斗 2.容器部分 3.带活塞的导管部分。以实验室制氢气为例,使用时,开启活塞,酸由球形漏斗流入容器至其与锌粒接触,反应产生氢气。关闭活塞,由于氢气压强增大,酸被压回球形漏斗,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知识点2 :理解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验原理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验关闭导气管上的活

  • 【学案】15.初高中化学衔接——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考点一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实验室制备气体应从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气体贮存三个方面考虑。1.制取气体的原理: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药品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则;①科学性,必须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所需气体。②反应条件不能太苛刻,反应速度要适中,便于实验室操作,且也比较容易收集。③价格要便宜2.制取气体的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所需的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如:(1)药品状态为固—固,且反应需要加热的

  • 【学案】16.初高中化学衔接——溶解度计算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第一部分: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溶解溶质达饱和,所溶解溶质的质量称为溶解度。溶解度单位是g。若溶质是气体,则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溶剂溶解溶质达饱和时,所溶解的气体的体积。(单位是:L/L)知识点2:掌握溶解度有关计算第二部分:教材分析和处理建议初中教材要求: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高中要求:结合物质的量教学,进行有关溶解度计算建议:补充溶解度

  • 【学案】17.初高中化学衔接——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阅读(2) 类型:() 适用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考点整合︱考点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是指为达到一定的实验目的,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为实验制定出合理的流程或方案。实验设计,作为一类题型,常常是在限定实验仪器和药品的条件下,要求完成一个或几个实验片段,或在已完成了部分实验的基础上,补足未尽步骤。解答实验设计题时,必须遵循“四性”:科学性、可行性、规律性、创新性。即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结论

  • 【学案】18.初高中化学衔接——水及常见溶液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课标要求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4.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5.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 的简单计算。7.了解结晶现象。8.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来源:学,科,网Z,X,X,K]9.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0.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

  • 【学案】19.初高中化学衔接——酸、碱、盐的反应

    阅读(7) 类型:() 适用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酸、碱、盐的反应【课程目标】1. 了解酸碱盐的概念。2. 掌握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转化规律。【学海导航】1.基本概念(1)酸:电解质在水溶液下能够电离,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注意:工业三强酸中,浓盐酸和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沸点比较低,而浓硫酸则是高沸点的酸,难挥发。但浓硫酸有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并且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使用和稀释浓硫酸时要十分小心

  • 【学案】20.初高中化学衔接——酸、碱、盐的概念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第二部分:教材剖析:初中课标要求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2. 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来源:学.科.网]3. 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4. 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5. 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高中要求掌握酸碱盐的电离及性质,这是学生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基础建议在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部分补充酸

  • 【学案】21.初高中化学衔接——探究氧化物、酸、碱、盐间的相互关系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探究氧化物、酸、碱、盐间的相互关系1、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1)酸碱指示剂和溶液pH,① 酸碱指示剂:能与酸或碱溶液反应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石蕊和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在溶液中的变色情况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酸性溶液红不变色不变色红红中性溶液不变色不变色紫紫绿碱性溶液蓝红蓝红蓝②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石蕊、酚酞等酸碱指示剂只

  • 【学案】22.初高中化学衔接——探索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一、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按照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类别与种数的多少,化学反应可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类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特征多变一一变多① 反应物、生

  • 【学案】23.初高中化学衔接——碳和碳的化合物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碳和碳的化合物课标要求1.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3.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4.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中考导向[来源:学科网]碳及其化合物部分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已经成为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C60、碳纳米管等新发现的碳单质常作为命题的素材,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及相关计算。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以及用实验方法探究其

  • 【学案】24.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的检验与推断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的检验与推断︱考点整合︱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方法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两种,他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的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鉴定通常是指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 鉴别通常是指对分别存放的

  • 【学案】25.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分类及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

    阅读(4) 类型:() 适用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分类及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课程目标】1.认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并学会区别物质的类别。2.学会判断酸、碱、盐等各类化合物。3.理解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依据。【学海导航】一.物质的分类

  • 【学案】26.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构成的奥秘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特点,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能熟练写出1-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2、初步学会根据元素的电子层结构特征,进行元素性质的初步判断;了解原子和离子的区别,较熟练书写常见离子的符号和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3、初步了解元素化合价的概念,熟悉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熟悉常见原子团的符号;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初步

  • 【学案】27.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以O2、H2、C、S、P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Fe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CO、CO2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Fe2O3 、CuO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等。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即八圈图)。 1. 各类物质相同转化关系图(俗称八圈图)

  • 【学案】28.初高中化学衔接——氧化物-对比学习过氧化钠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氧化物-对比学习过氧化钠第一部分: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了解氧化物分类 (按性质分) 知识点2. 理解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酸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包括: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如:CO2、SO2、SO3、SiO2、P2O5等。[来源:学_科_网]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包括: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Fe2O3、CuO、

  • 【学案】29.初高中化学衔接——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差量法

    阅读(1) 类型:() 适用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差量法第一部分: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理解差量计算的原理 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我们甚至把“差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中的一种特殊产物。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一般说来,化学反应前后凡有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密度差、压强差等差量都可用差量法求解。知识点2: 掌握差量法的适